信息化不断升级的今天,人们接收信息的方式逐渐从PC迁移到手机,移动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资讯的获取越来越碎片化。在大数据驱动下,资讯平台逐渐从“人找信息”上升到了更智能的“信息找人”阶段。而伴随着这种变化,新浪、腾讯、网易、搜狐四大门户在资讯分发市场的地位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双门户+双头条”组成了新的资讯分发四强。 据第三方数据机构BigData发布的《中国移动资讯分发平台市场研究报告》,截止到2016年第一季度,我国移动资讯分发市场用户规模达5.7亿,同比增长22.9%。其中,日活跃用户方面: 腾讯新闻以5877.3万占据第一; UC头条以2607.2万排名第二; 今日头条以2299.5万位列第三; 网易新闻以2287.3万排名第四。 四强中,腾讯新闻和网易新闻完成了自身门户实力的转化,今日头条和UC头条则是依托大数据技术实现个性化资讯分发的典型。 那么腾讯新闻、网易新闻、今日头条和UC头条的使用体验到底如何?下面我们从打开速度、界面、新闻内容等多个方面进行体验。 一、启动速度 在没有预先加载,启动无广告闪屏,且都不登录账号的情况下,四款新闻App从启动到刷出首屏的速度依次是UC头条>网易新闻>腾讯新闻>今日头条。得益于体积包小,UC头条打开速度优势明显。此外通过多次无预先加载的频道切换体验,腾讯新闻和UC头条无明显延迟,网易新闻和今日头条出现延迟的次数较多。 二、界面设计 为了适应人们已经惯用的App点、滑操作,资讯App的整体界面布局也逐渐趋同。打开四款新闻App,可以看到,在界面的上端都是可滑动切换/点击进入的频道入口,包含热点、推荐、娱乐、体育等等分类,可自由选择展示,各家差异不大。 网易新闻(左)和腾讯新闻(右)界面展示 UC头条(左)和今日头条(右)界面展示 底部则是固定的功能模块,这一块的布局,UC头条和今日头条一致,都包括了“首页”、“视频”、“我”以及已关注的自媒体入口,分别叫“订阅号”、“关注”。网易新闻的底部多了个“话题”入口,在左上角添加了新闻直播入口,腾讯新闻则把“直播”入口放在了底部,“视频”作为频道之一放在顶部。 在整体的设计风格上,腾讯新闻和网易新闻仍然保持了门户网站风格,尤其网易的每个频道第一条新闻都是幻灯片。资讯平台方面,UC头条较为独特,界面风格继承了浏览器的部分基因,呈现大量留白,从视角上较有阅读的场景感。 三、内容阅读体验 1、从信息源来看,四款App内容较多“同源”,内容主要来自门户网站、各类垂直网站、纸媒等。不同的是,腾讯新闻和网易新闻作为传统新闻门户衍生品,拥有很强的PGC(专业生产内容)能力,而今日头条和UC头条依托各自的自媒体作者群,形成了很强大的UGC(用户生产内容)能力。由于内容来源不同,PGC内容侧重的点不同,这使得各家新闻App的内容风格呈现出不小的差异。 具体来说,网易新闻强调新闻态度,注重激发用户的评论热情,这从很多新闻的标题上就能看出来;腾讯新闻致力于将自身打造为“事实派”,力求从嘈杂的信息与观点中,让新闻回归事实本质,在一些热点新闻的追踪报道中,腾讯新闻的这种风格明显;今日头条和UC头条因为同时融合了专业媒体和自媒体的内容,整体风格显得更活跃,内容也更亲民和生活化。 2、从内容的呈现方式来看,腾讯新闻和网易新闻倾向于将大幅版面分配给PGC内容和主流价值新闻,在一定时间内呈现给用户一样的内容;今日头条和UC头条则完全基于用户兴趣爱好呈现内容,千人千面,不断刷新,至于展示的是PGC还是UGC,主要取决于于文章本身跟机器算法的匹配情况。两种不同的内容呈现方式,给用户带来的最主要的体验差异在于,腾讯新闻和网易新闻对于热点事件有着更强的捕捉能力和专题输出能力,但新闻内容的持续性输出不足;今日头条和UC头条的信息流模式能够满足用户不断刷出新内容的欲望,但在对热点事件、主流新闻报道不够“聚焦”。 3、从内容创新来看,四家新闻App都不满足于常规的图文新闻传播,“视频”成为各家都重视的流量入口,但从呈现形式来看目前只有今日头条推出了视频分类。除此之外,腾讯新闻和网易新闻都在发力新闻现场直播,企图打造一种全新的看新闻方式;UC头条最近推出了“问啊”,展现出其对UGC内容的培养能力,目前已经有不少领域专家入驻,成长势头较足。 【总结】有统计指出,目前日使用时长累计超过一个小时的重度用户呈现急速上升的势头。对于资讯市场,一方面,网易新闻、腾讯新闻拥有很强的专业内容生产能力,能满足用户对于专业资讯、主流价值的需求,另一方面,在越来越强调个性化定制的今天,基于信息流大数据推荐模式的UC头条或今日头条也逐渐抢占了市场的高位。 新闻纠错:022- 236017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