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的问题就是中国社会问题的缩影,一切以政治挂帅。 如果一定要用一句话总结中国足球为何总在国际大赛中“萎靡”,上面的话再贴切不过。除了2001年圆了一次世界杯梦外,中国足球的成果寥寥无几。中国足球是最早一批进行职业化,也是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运动项目,但始终脱离不了“政治足球”的摆布。官员管足球、外行管理内行、不透明的官僚办事风格等问题一直为人们诟病,“毒害”中国足球的发展,致使中国足球一次次失去改革的良机。 何解?放弃形式主义 “形式主义害死人”。 中国足球职业化二十余年,但始终难以摆脱“政治足球”的影响,所以这些年没少闹笑话。空话说的多,落地的执行没力度。亚洲没冲出去,好苗子也没发掘到。 数据显示,1990年至1995年间,国内参与足球项目的青少年达到历史最高的65万人,之后逐年下降,截止到去年底,在中国足协注册的青少年球员不足7000人;足球学校由最多时的4000多所,下降到目前的20多所。 而在民间,以中国城市足球联赛为代表的社会足球发展的风生水起。不仅成为足球改革的领航者,还得到央视体育的认可。究其原因,中国城市足球联赛源于草根阶层,生命力旺盛。不背政绩包袱,没有体制里的条条框框,更没有官僚作风,遵循足球规律和市场规律,实实在在的打造全民喜爱、参与的赛事。 倚靠人民群众 我们是否可以认为,中国足协换一个管理者,情况就可以扭转了?对蔡振华的指责、批评,与当初对谢亚龙、南勇、阎世铎、王俊生的指责、批评又有何差异?也许对于坐在那个位置上的人来说,他们并没有错。如果非要说错,也许他们很少听从来自基层群众的声音。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中国城市足球联赛正是倚靠最广大的足球爱好者,缔造了一个民有、民治、民享的联赛。高高在上的足协领导也许永远也不会听到群众的呼声,也许只是装聋作哑。不过,也无所谓了。社会足球迟早会成为中国足球的主宰者。 坚信只争朝夕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中国足球半个多世纪来原地踏步,浪费了多少代人的青春,挥霍了多少难得的良机?这无从统计,也不愿统计,因为答案一定是血淋林的。中国城市足球联赛自去年8月创立以来,已经成功举办了两届。并且在今年登陆央视体育,受到全民的关注,成长速度之快始料未及。中国城市足球联赛代表国内最高水准的业余赛事,仅用一年的时间,就达到和国内职业赛事并驾齐驱的态势。这归功于组织者和参与者对振兴足球“只争朝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以及一丝不苟的专业态度。如果假以时日,未来可期。(张天宇) 请您继续关注系列文章《足改践行者:解读国家政策下的中国城市足球联赛(之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