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山水情背后的故事 1987年,上海美影厂总导演特伟先生专程来杭州邀请我与他合作一部他策划的新水墨动画片,这部片子是为参加上海与意大利蒙特利尔国际动漫节而准备的。这一部还不是后来的《山水情》,它是体现中国人的传统理念——“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主题片。因为无需背景,那时的片子只有三个人物,我没过多久就把人物设计好了。但不久特伟先生改变了主题并且决定换题材。他说这一传统道德观念的故事只适宜东方人的审美,西方人可能无法完全认可其中的内涵,因此他选了一部能引起全世界共鸣的新故事,于是就有了后来的《山水情》。 这一题材自然山水的分量很重,于是我与特伟先生约请我的同事著名山水画教授卓鹤君,请他负责画山水景物,我负责设计人物形象,并画了一批分镜头与单独人物、山水小稿,我俩配合默契,可以说配合得天衣无缝。若我画的人物在船上,卓鹤君就巧妙地补上山水,若我画的人物在动态中,他便会按照情景描绘出山水画面。在制作《山水情》期间,我和卓鹤君也经常参与美影厂的导演和主创者们的讨论,以便更好地呈现出山水情画面的深度。经过长达1年的努力,我们每人画出近百张手稿,从中挑出150张提供给导演、原画以及动画师们参照。在这过程中我完成得早一点,而卓鹤君相对辛苦很多,他当时还带病去上海画了一个月,以便随机与美影厂主创者们一起完成后续工作,甚至还要根据导演的要求改变或增添场景。不得不提的是,其中有一处场景采取“现场作画,直接拍摄”的办法,这样画面既生动,同时又节省了上千张胶片。那是一个描写下雨了天又慢慢放晴的场景,现场作画、随即拍摄的方法让云雾朦胧的动画效果显得更加真实而又生动。电影制作完成后,美影厂随即拿去参加国际比赛。结果《山水情》果然没有辜负特伟先生的期待,1990年水墨动画《山水情》获得意大利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最佳短片奖,1998年后共获得上海动漫节金奖等5项国内外重要大奖。这可能是至今唯一获得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最佳短片奖的中国水墨动画。虽说之前的《小蝌蚪找妈妈》是早期水墨动画的经典之作,《牧笛》、《鹿铃》等也是很不错的水墨动画片,但因时代背景的原因他们都尚未有机会参与国际性大赛。而《山水情》正巧遇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机遇。 而如今,水墨动画的影响力远不如从前,看到往日的辉煌与如今的落寞使我感到遗憾。为此我曾特意向中国美院领导提议要发扬中国民族特色水墨动画片的优势,不能只跟着国外的经验走。美国的迪士尼已经把电脑运用得炉火纯青,我们就得在文学性、形象塑造以及电脑技术等方面赶上并超越国外。同时也要把中国的民族特色的审美发挥得淋漓尽致,而水墨动画是我们的强项也是我们所独有的,我们应该努力发扬这种优势。《山水情》之所以影响如此之大就在于其纯粹,更多的是保留了中国绘画的特质。并且经典的水墨动画的时间往往控制在30分钟之内,有其特殊的形式,若其时间过长,内容就过于冗长,水墨的语言也容易重复,显示不出其特色,水墨的优势就很容易失去。 反观目前市场上的动画片,许多中等水平的动画占领市场的很大份额,我们期待动画师们创作出更多经典的优质动画片,更多内容幽默、优美、生动,同时又能反映积极的正面思想的动画佳作,而不应出现无休止的打斗的情景。动画的意义不仅仅是提高孩子们的思维和审美,也要使动态的绘画艺术具有更深层次的思想启示的功能。 (责编:鲁婧、董子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