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细胞出版社总裁、《细胞》杂志主编Emilie Marcus Emilie Marcus ■见习记者 姜天海 记者 吴昊 近日,国内英文期刊《分子植物》与美国细胞出版社在上海签署合作协议,成为细胞出版社在亚洲的第一本合作期刊。 “2014年是重要的一年,在中国我们有了很多第一次。”细胞出版社总裁、《细胞》杂志主编Emilie Marcus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的独家采访时列了多个“第一次”:5月15日,细胞出版社与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国家大分子实验室共同举办了在亚洲的首次Lablinks Symposium结构生物学前沿讨论会;11月,他们又将与中国医学科学院以及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在北京联合举办亚洲首届细胞研讨会。 诸多的第一次,标志着我国生命科学的研究水平和影响力逐渐获得了国际的广泛认可。 《中国科学报》:作为全球生命科学领域顶尖的科技出版社,此次细胞出版社与《分子植物》的合作能够为贵社带来什么? Marcus:首先,细胞出版社虽然有很强的植物综述期刊,但并没有专门针对植物的研究型期刊。关于植物的论文目前基本都发表在我们的《细胞》《当代生物学》等期刊上。《分子植物》能够加深我们与全球植物学圈之间的相互了解,并帮助我们从植物学研究的角度进一步了解日新月异的中国科研界。 我们希望通过与《分子植物》期刊编辑间的合作认识更多中国的科研人员和全球植物生物学方面的专家。同时,《分子植物》的编辑与细胞出版社的出版理念是一致的,非常重视质量。这个期刊只有6岁,但已展现了强大的实力。我们相信这个期刊会越办越好。 《中国科学报》:除此之外,细胞出版社还与中国有怎样的合作?这些合作能否促使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的生命科学研究? Marcus:四月底我们刚刚创建了细胞出版社网站的中国门户网页,以中文的方式向读者介绍我们发表的论文、提供的信息资源和其他针对中国科研和华人学者的内容等。 我们非常积极地在中国建立联系网络。细胞杂志去年进行了一轮编委会改组,新的编委会首次吸纳了包括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曹雪涛和北京大学教授邓宏魁在内的中国科学家。今年以来我们已经有6位编辑访问过中国,我们有计划每年让更多的编辑来中国交流。 这些合作当然能更好地向世界展示中国的生命科学研究进展。但更重要的是,我们看到科学已经走向了全球舞台。 当然,我们希望能够进一步挖掘与中科院等科研院所的合作与互动方式。之后我们也想在中国继续举办更多的各种形式的研讨会、论坛等等,我们也在寻找这方面的合作伙伴。 《中国科学报》:近年来,以《分子植物》《细胞研究》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国科技期刊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您看来,中国要办一本世界顶级期刊,还需要进一步做哪些工作? Marcus:在我看来,关键是国际化,不管是作者还是读者群体。我们希望紧抓全球各地涌现出的最优秀的科研成果。 可能有些人会说,文章必须是哪个国家自己的。但我觉得期刊必须国际化。你刚才提到的两大中国优秀的期刊非常注重编委会、作者的国际化。 《中国科学报》:很多科学家都在努力推动开放获取的实践。请问作为总编辑,您对此有何评论?贵社是否会支持和推动期刊的开放获取? Marcus:我认为开放获取是一个不错的发展方向,整个出版业也在从订阅模式逐渐向开放获取模式转变。细胞出版社对此非常支持。但我们也需要适应这种转变,需要找到好的从订阅模式向付费模式的转变方式。 2012年,细胞出版社创建了第一份开放获取期刊:Cell Reports,目前这份期刊的发展超出了我们的预期,每个月发表大约50余篇论文,论文质量不错,很受读者的欢迎。今年7月份,该刊将会获得第一份影响因子数据。 不过,开放获取也存在付费发表的弊端,需要且行且思。像《细胞》这种拥有近半个世纪历史的期刊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全部转化为开放获取,但现有的经典老期刊如《细胞》《自然》《科学》都在考虑“混合型”。 《中国科学报》:自2000年以来,您已经拜访了近百家中国实验室。请问您如何看待以中科院为代表的国立机构的生命科学研究构架和体系? Marcus:我从2000年开始几乎每年都来中国,陆续拜访了很多中国科研机构。中国的科研与我第一次拜访时相比发展迅速,不可同日而语。 中科院在挖掘和支持关键科研领袖方面有着很好的体系,因此各大重要的院所也得到长足的发展;而且在关键科学问题上支持力度很大。 在我看来,将科研经费用之于人和用之于设备都是非常重要的。科研真正需要的还是头脑和创新思维,然而,有时候有些政府会采取一些“重物轻人”的做法。在我看来,中国在高端人才引进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为世界树立了不错的典范。(吴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