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58,打造新闻资讯第一网!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房产家居

热门关键词: as  骗锟斤拷  1111  xxx  骗子

毕业季大学生择业就业要谨慎 签合同注意权责要明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华北互联 人气: 发布时间:2016-06-17
摘要:毕业季大学生择业就业要谨慎 签合同注意权责要明,中国台州网是浙江省重要的新闻门户网站之一,也是台州四大新闻媒体之一。综合性、多媒体的台州第一门户网站,为

又是一年就业季,对于刚从校园走出的大学生而言,社会经验不足,在找工作时容易遇到“陷阱”,陷入纠纷。日前,记者走访了柳州市部分高校和法院,听听专业人士对于大学生就业的一些提醒和建议。

案例:上班先交服装费

2015年7月,毕业生小覃在某招聘网站上看到一家从事手工制作业务公司的招聘启事后前往应聘,经面试,小覃被录用,双方约定好工资薪酬,但公司负责人却告诉她,要先缴纳300元服装费,上班满3个月后,公司会以工资的形式报销服装费。钱交了,小覃发现,公司既没有开收据,也没有发票。

此外,小覃在工作过程中发现,公司要求制作的手工艺品稍有不慎便会出现差错,而且根据规定,产品出现瑕疵公司要扣钱。结果,工作了1个月,小覃只能领到300多元工资。之后,小覃提出辞职,并要求退还服装费,但是公司负责人却不予理睬,一直没有返还这笔费用。

说法:广西科技大学招生就业中心副主任刘湘桂告诉记者,就业季期间,学校大多会和企业对接,进高校举办招聘会,对这些进入学校的企业,校方会进行资质等方面的审查,安全可靠。不过,还有很多学生是自己通过网络找工作的,容易遇到陷阱。如果在初步接触时,对方要收取押金、培训费、推荐费、服装费、入职费等费用,这类企业很大程度上都有欺诈嫌疑,要注意防范。

案例:签约之后又违约

小林是广西某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在校专业成绩优异,找工作时较为顺利,在学校组织的招聘会上,小林很快受到一家单位的青睐,看到待遇岗位都不错,小林很快就与对方签约了,但是,合同中注明违约需赔付3000元违约金。

一星期后,家人在老家将小林的简历投递给了当地一家单位,这家单位薪酬待遇比小林之前签约的单位好。小林犹豫几天后,决定与前一家单位解约,最后赔偿了对方3000元违约金,然而,当小林与老家的这家单位联系时,对方却以人员招录完为由,拒绝了小林。

说法:“无论是本科生、硕士生还是博士生,签订合同就要承担责任。”刘湘桂介绍,很多毕业生在找工作时,签约不够慎重,找到一家后又想马上换另一家。这种因自己个人原因要违约的,应和用人单位友好协商,不要不打招呼就离开,不尊重用人单位,如果合同约定违约赔付,也要勇敢承担负责,离开前交接好工作。否则,将容易影响以后找工作,甚至影响自身的名声信誉。

此外,刘还建议,毕业生第一次签约用工时限不宜太长。目前,就业形势严峻,很多毕业生理智选择先就业,再择业,把第一份工作当做锻炼,有适合平台再跳槽。因此,在签约时,用工时限不要签太长,可从一年、两年签起,如果以后想换单位,也不会受到太大限制。

案例:要签订劳动合同

2014年9月,一直没有找到工作的毕业生小吴,经熟人介绍至柳州某商贸公司工作,担任该公司业务经理,双方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口头约定月工资1800元。后双方发生劳动争议,小吴申请劳动仲裁,仲裁委裁决该公司应支付小吴2014年9月14日至11月26日期间工资4000余元。

公司以裁决错误、双方之间不存在劳动关系为由,诉至法院。公司对小吴提供的工作牌、转正考核表、值班表等证据不予认可,认为其加盖的公章不是该公司专用章,不能证明双方存在劳动关系。经法院核实,上述公章确为该公司的公章。据此,法院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并判令公司支付给小吴未签订劳动合同期间一倍工资4000余元。

说法:据鱼峰区人民法院欧阳九林法官介绍,现实中,由于劳动者的弱势地位,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或为规避法律风险签订合同后又将劳动者手中的合同收走等情况时有发生,造成争议发生时劳动者举证困难。毕业生找到工作后,应当在一个月之内,尽快和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如果对方总是拖延,且经常安排加班,则可能是想变相榨取劳动力。毕业生在工作期间,应当保留好出勤记录、工作证、工资条、工作服等证明自己曾在此工作的相关证据,以备将来发生劳动争议时维权。

此外,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约要慎重,要看清合同内容。欧阳法官表示,在以往的案例中,正规企业和毕业生出现的矛盾纠纷中,问题也不乏出在毕业生身上,如签约不够仔细,责任心不强等。劳动合同既保护用人单位,也保护入职者。如果签订劳动合同,就要按照劳动合同的内容去执行,看清楚劳动合同的具体内容,阅读仔细,看清楚岗位、待遇,如果不能承受相关规定,就不要轻易签订。

案例:轻信同学陷“鼠窝”

小王是广西某高校艺术学院的毕业生,2014年8月,因没有找到满意的工作,小王开始向亲朋以及同学寻求帮助。之后,高中同学小张找到小王,并向其推荐“好工作”。小张称,他叔叔在江苏省经营一个投资项目缺人,工作不累且待遇丰厚,月薪达1万元以上,且会逐月增多。

之后,小王未跟家人、老师商量,就去了江苏省。然而,等待小王的并不是什么高薪工作,而是“天天上课、拉人头投资”的传销活动。2个月后,当地警方捣毁了这一传销组织,小王获救,但是之前被小张鼓动“投资”了3800元购买商品,这下打了水漂。

说法:欧阳九林法官表示,近年来,柳州市两级法院也审理了几桩传销案件,其中不乏大学毕业生误入传销组织。毕业生要多方核实企业招聘信息。可通过亲戚朋友、老师、网络等多方面了解企业,是否有负面信息。如果是虚假企业,在网上一般会有痕迹或污点,对这类企业建议学生不要投简历。

如今,传销的模式也在变化,微信等网络传播工具也被传销组织利用,毕业生切记不要轻信“高收入、高利润”的言论,即使是亲戚朋友推荐,如对方总以“高待遇”、“很赚钱”等许诺时,都要提高警觉,不要贪心,以免陷入传销组织。一旦陷进去,不要害怕,可寻找合适的机会,向公安机关、家人、老师等寻求帮助。

责任编辑:采集侠
var jiathis_config = {data_track_clickback:'true'};

中国房产家居网

新闻由机器选取每5分钟自动更新

QQ:838869911 邮箱:8388699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