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问题。目前,东北面临着就业需求人数总量过剩与高技能人才结构性短缺并存,农民工、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等重点人群供需矛盾突出的巨大压力。相比民营经济发达地区,东北的第三产业从规模到质量都有不小差距,上述因素加剧形成了普通劳动者就业难,高技能人才短缺和不断外流。 李宇,管理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公派美国加州大学(ucriverside)anderson商学院访问学者,九三学社成员。现任职于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企业管理教研部,主要从事技术创新管理与科技政策领域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辽宁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及省部级课题10余项,在《管理世界》、《南开管理评论》、《中国软科学》、《经济管理》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等转载。 推动创业式就业发展消化结构性就业困难 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企业转型升级的深入推进,总有新的结构性就业问题出现,而消化结构性就业困难、实现充分就业,一种具有活力的长效机制就是发挥创业对扩大就业的倍增效应。调查表明,平均每个创业者可带动3.8人就业,东北应着力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为创业企业选人用人提供便利,有效提升创业企业吸纳就业人员规模。 解决就业问题是对执政能力的考验,政府应将创业扶持工作纳入政府绩效考核范围,建立创业项目督导和问责制度。此外,应努力争取国家对创新创业的资金支持,并充分利用省、市财政现有的企业技术创新专项资金、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产业投资引导基金等扶持创业就业项目,对于吸纳新就业人数达到一定比例,并且签订劳务合同缴纳社会保险的创新型小微企业,给予直接资金扶持和政府担保的创业贷款,并对创业孵化场地提供限期使用权和租赁补贴等扶持措施。 统筹建立创新创业保障体系实现“靶向式”服务 目前东北就业的重点人群包括高校毕业生、农村务工人员、城市就业困难群体等,上述人员就业问题的成因各不相同,需“对症下药”,实现“靶向式”服务。一是多渠道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在扶持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同时,继续完善保障体系吸引高校毕业生服务基层;二是加强农村务工人员技能培训,改善农村就业创业帮扶体系,就近安置农民就业;三是针对城市弱势就业群体,直接创造就业岗位,加大公益性岗位的托底安置,对已吸纳这部分人员就业的企事业单位,给予相应保险减免和补贴措施。 针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要鼓励高校与政府、企业合作,根据自身优势、特色建设各式孵化器和大学科技园,在开展创业培训教育、创业实验、成果转化、创业孵化、成立创业基金、简化小额贷款和政府担保贷款、举办创业活动和创业大赛等方面,为大学生提供服务,着力培育大学科技园创业绿色通道和“一站式”创业服务功能。 针对农村务工人员的创业就业,要引入社会资源创办公益性培训机构,根据实际需要开展培训机构与用工单位或创业孵化单位的对接,使公益性培训机构成为集技能培训、用工信息平台、创业咨询服务为一体的综合体。 针对城市就业困难群体,要根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发就业岗位,组织免费培训,加强对社区开展创业就业工作的支持,与辖区用工单位沟通,及时汇集和发布就业信息等。 突出比较优势全面推进三次产业就业创业 当前,东北的第一、第二产业吸纳就业下降,第三产业中高端服务业发展滞后,难以吸引高端人才,而低端服务业则面临“产能过剩”问题。东北应坚持问题导向,结合自身实际,突出比较优势。 首先要深入实施“互联网+”推进第三产业发展。培育新型消费业态创造更多创业就业机会,对于电子商务平台、互联网物流园、互联网金融、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互联网交通等“互联网+”领域的创业,提供具有明确获得途径的资源扶持和政策保障。其次,要充分发掘第二产业的创业就业潜力。设立专项资金引导大企业内部创业平台建设,尤其要积极培育本地配套中小企业集群,完善本地产业链条,促进本地各层次创业就业,引导本地“专、精、特”产业集群发展和具有政府担保的配套服务。再次,要推进基于现代农业的“六次产业”融合,以农业为基础、第二、第三产业附着其上,推进农业向综合产业转型发展。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引导和激励管理先进、具有全产业链控制力的龙头企业,为农户家庭生产提供一条龙服务,通过拉长产业链条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和新型业态。 积极培育“四众”新产业新模式推动全民参与创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