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50岁的李书芳,看起来干练、知性,比实际年龄年轻许多。她前不久刚跳槽到一家新公司,职务和收入水平都有提升。但两年前,听闻自己待了20多年的公司要分流员工时,一度忐忑不安。 到今年6月底,基于企业自身转型升级和闵行吴泾地区环境整治的需要,李书芳原本所在的上海氯碱化工有限公司关掉了在这里的最后一台生产装置,曾经辉煌的万人大厂成为历史。分流最后一批800名职工,是氯碱公司今年要完成的任务。 “在‘去产能’过程中,如何合力做好再就业工作,事关一个地区的发展和稳定。”上海闵行区就业促进中心党委书记、主任王琦告诉记者,眼下围绕地区产业转型升级,他们正和企业、街镇一起综合施策,积极开展“促就业”工作。 中年“职场新人” 2014年10月,李书芳所在的车间关闭,包括她在内的1500名职工面临分流。 虽然之前就预感,已连续亏损的公司迟早要裁员,但当这一天真正到来时,她还是感到了巨大的失落和惶恐。1988年,她从学校一毕业就进了公司,之后从倒班工人一步步成长为车间综合管理人员,20多年来一直就在这家企业,从来没想过步入中年后还要到“外面”去找工作。 当年,能进入上海氯碱总厂工作,可是一件特别体面的事。公司负责宣传的顾先生告诉记者,他是1987年进厂的,当时一位亲戚刚进医院当医生,两人碰头相聚时,都是他掏腰包请吃饭,因为氯碱厂的待遇明显好于医院。正是在这个时候,氯碱厂大量引进年轻大学生,到上世纪90年代初,位于吴泾的这家厂一度达到上万人的规模。 上海氯碱的前身是天原化工厂,创立于1929年,是中国氯碱工业的开创者,当年闻名的佛手牌味精曾是其产品之一。 199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国际市场持续低迷,再加上国内其他地方大量上马高能耗、低成本生产工艺带来的冲击,上海氯碱开始走上了“下坡路”,并逐步关停生产装置。近年来,一方面基于吴泾地区的环境整治要求,化工企业要搬离中心城区,另一方面企业自身也迫切需要转型升级,上海氯碱公司加快了关闭装置的步伐,同时在上海化工区构建生态循环的先进生产线。对于吴泾地区原来的大量职工,规模并不大的新工厂根本无法“消化”。 最大限度挖掘岗位 “这些大企业里的职工,原本是有文凭、有技能的,但分流出来后,原来的技能都用不上了,而且,他们的年龄多在45岁—55岁,就业意识也与时代存在一定脱节,就业难度可想而知。”王琦说。 到目前为止,与李书芳同车间的小姐妹们基本都重新上岗了,她们的新岗位大多也是在政府部门和企业携手举办的招聘会上获得的。据透露,这两年,上海氯碱公司每年都会在企业里举办三场招聘会,成功率都很高。 今年,包括氯碱公司在内,闵行区内三家大型转型企业的分流员工就将达到3000人左右,“再就业”任务非常艰巨。为此,闵行区就业促进中心牵头组织企业所在地的基层就业保障部门,提前介入、多次会商。在前期排摸分流规模和职工需求之后,他们细化招聘方案和配套服务措施,为企业分流员工提供岗位推荐、职业指导、职场心理疏导和安置托底等综合就业服务,一步步帮助他们再次走上就业岗位。 闵行区就业促进中心与各街镇联动,首先在分流人员居住较集中的区域附近,搜索园区和企业,最大限度有针对性地挖掘岗位;同时,也提供一部分技术性强的工作岗位和管理岗位,可供文化层次较高、综合能力较强、年纪较轻的应聘者挑选。另外,面向有培训需求的人员,提供针对性强的政府补贴培训,帮助分流人员提高竞争力,优质就业。 上海氯碱公司这样的大企业非常负责任,并没有对分流员工一“签”了之,而是想方设法在内外部挖掘就业岗位,跟踪关心每一位分流员工的去处。 “在企业里留到最后的职工,大多是管理人员和骨干分子,他们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其实很强。前几年,我们推荐了一批员工去做社工,一段时间下来,他们干得如鱼得水,备受各方好评。”上海氯碱公司一位负责人说,“不过,今年社工招录要求年龄必须在45岁以下,而有经验的优秀职工大多在45岁到55岁,这一下子把不少人拦在了门槛之外,实在是件令人感到遗憾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