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上海8月25日消息(记者吴善阳)从新学期开始,上海小学全面实施等第制评价,小学生从此告别考试和不及格。 今天公布的小学高年级语文、数学英语基于课程标准的评价指南,首次将等第制评价覆盖了小学各个年级所有学科。这意味着上海小学将从不再进行书面考试,不以分数论高低,更不会出现成绩排名。上海市教委教学研究室副主任谭轶斌介绍,小学中高年段“等第制”评价强调以课程标准为基本依据,各学科“等第制”评价从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学习成果3个维度展开:“等第制评价的核心功能就是突出评价的促进作用,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也更好地帮助老师改进教学。评价本身就是学习,非常强调评价的诊断功能、激励功能和改进功能。” 在主课具体评价方面,语文学科的评价内容包括“识字与写字”“阅读”“表达”3个方面,数学学科的评价内容包括“数与运算”“方程与代数”“图形与几何”“数据整理与概率统计”4个方面,英语学科的评价内容包括“语音”“词汇”“词法”“句法”“语篇”5个方面。今后,所有小学生将会收到各学科A、B、C、D的等第制评价和评语,帮助老师和家长更清楚发现孩子的长处和不足,这样避免了“分分计较”,也不再有所谓的开红灯、不及格。 目前,新的小学中高年段等第制评价指南已正式发布并发放至各区、各学校,相关培训与推进工作正在有序进行,各小学已经进入状态。已经进行前期试点的金山区第一实验学校校长何园英介绍:“我们已经着手等第制评价三个维度的校本化,课堂教学的研究等,现在我们重点在做网络评估系统,我们更希望记录孩子成长过程,长期的跟踪。” 从2013年起,上海在小学一、二年级实行基于课程标准的“等第制”评价,不进行书面考试、不用分数评价、不排名。数据表明,“等第制”评价与学生学习状态呈显著正相关。2015年以来,上海市教委教学研究室牵头研制小学中高年段语文、数学、英语等3门学科的基于课程标准评价指南,以及小学低年段品德与社会、自然、音乐、美术、体育与健身等5门学科的基于课程标准评价指南。从2016新学年起,上海的小学各学段学生全面推行小学“等第制”评价。“等第+评语”不把孩子分成“三六九等”,不在孩子之间作比较,从“重分数”转向“重素养”,通过评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也促进老师更好地教学。 对于家长可能担心的学生学习成绩会不会下降,或者家长难以掌握孩子学习状况,何园英校长显得底气十足:“两天的新生家长培训可以让家长知道,不是说我有了等第不要质量。这个质量建立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培养之上的质量。家长可以认识到孩子的优势点在哪里,不足点在哪里,不用担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