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转载已获授权。 Gucci的历史是一个横跨百年的全球品牌的历史。Gucci集团旗下包括Gucci、BottegaVeneta、YvesSaintLaurent、YSL Beauté、Balenciaga、Boucheron等众多国际知名品牌,产品品类包括服装、饰品、珠宝、皮具、手表、化妆品、香水等。它是“新摩登主义”的代名词,其家族史则充满了仇恨、纷争与情杀。 1898年,年仅18岁的意大利佛罗伦萨少年古驰欧·古驰(Guccio Gucci)在伦敦的Savoy酒店当差。Savoy酒店是当时的达官贵人出入之地,在那里,印有客人名字缩写的豪华行李箱和帽子盒,令古驰欧产生浓厚兴趣。40岁那年,他已经是法兰兹皮具公司罗马分店的经理,对皮革的制作过程和等级排序了然于心,也深谙制作皮具带来的丰厚利润——每件商品的销售价都在成本的5倍以上。1921年,他在佛罗伦萨开出第一家皮具店,生意日渐兴盛。他的长子艾杜(Aldo)经常帮助父亲打理店铺,多年之后回忆说:我父亲是个很有品位的人,他设计和销售的皮件无一不显示出他的高雅。Gucci真正的辉煌是从艾杜的手中开始的,他把店开到了巴黎、伦敦和贝佛利山庄。此后,Gucci以高档、豪华、迷人闻名于世,成为“身份与财富之象征”。目前,Gucci已是全球第三大奢侈品集团。 但是,Gucci品牌的成功并不意味着Gucci家族的成功。Gucci家族的传承在第三代掌门人莫里吉奥·古驰(Maurizio Gucci)那里出现了拐点。 在莫里吉奥执掌Gucci后期,Gucci没有流动资金、没有设计师,货架没有新货,甚至连原材料都无钱购买。花旗银行逼债,意大利银行逼债,瑞士信托银行逼债,Gucci的不动产和莫里吉奥的私人豪宅全部被冻结。1993年9月25日,莫里吉奥在银行签署了股权出售书,从投资集团拿到1.2亿美元现金后彻底退出Gucci。至此,Gucci成为没有Gucci家族参与的Gucci。 Gucci家族失控于Gucci,本质上是财富家族教育的失败。所谓家庭教育,通常指父母对子女自觉或非自觉、经验的或意识的、有形的或无形的教育行为,可以说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大厦的基石。家庭教育能将家庭文化寓于日常生活中,在这种自然状态下进行教育,往往比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更具影响力,对孩子人格品行的塑造、道德情操的培养、处事态度的养成能起到其它教育无可替代的作用。此外,家庭教育是一种终生教育,人们在生活中时刻接受家庭教育的影响。 在强势父亲的控制下,从小失去母亲的莫里吉奥乖巧而安静,每天按时吃饭,到点睡觉,恭恭敬敬待人,规规矩矩做事。父亲Rodolfo和伯父艾杜一致看好莫里吉奥,将他内定为Gucci家族第三代接班人。但是,这样的家庭环境似乎并没有给予莫里吉奥好的家庭教育。莫里吉奥掌管Gucci时期,他的无数情人分布在欧洲和美国,并在佛罗里达海边建造了价值1200万美元的别墅,短短6年间就把2亿多美元遗产花个精光。其妻帕特里亚控制欲特别强,如同他的父亲一样,最后莫里吉奥选择离家出走,并提出离婚。 财富家族的教育应是怎样的?财富家族子女的教育不同于一般家庭,后者的良好教育是谋生的手段,所谓知识改变命运;而财富家族的子女没有追求学业成功的动力,严格地说,财富家族孩子的教育更要侧重于心智的教育。 《红灯记》里有一句台词: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与此规律相对应的是富豪家庭的孩子晚当家或当不好家。财富家庭的子女心智发育迟缓及对生活艰辛的无知是共有特征。他们往往在年轻时就继承了巨额财富,但并不具备必要的技能去处理这些财产。继承人心智成长是否健全的第一条标准就是,幼时有没有跟父母住在一起。如果没有父母在身边,心灵的成长是不完整的。莫里吉奥就是在缺乏母爱的环境下成长的,受父亲的全面掌控,结果影响了他的价值观、婚姻与事业。 财富家族的家庭教育不应该给孩子灌输优越感,应让他们认识到,他们不比别人好也不比别人差,不比别人拥有更多,也不比别人拥有更少。孩提时代形成优越感的孩子,长大后再去改变就会非常困难。当下中国富豪家族子女教育的现实是,金钱成了富豪父母们表示关爱的第一选择,从而亦让继承人形成了金钱能解决一切问题的扭曲心态。 成功家庭教育的最终检验标准是什么?是子女考入最高学府?是他们毕业后找到一份高收入的工作?是功成名就?还是家族企业传承的成功?前三项对贫寒子弟来说或许是部分标准,但不是最终的检验标准,对财富家庭的孩子更不是。对财富家族的子女来说,什么是最终的检验标准?是婚姻的质量—是他们有生之年能找到自己的灵魂伴侣,在精神层面共同成长;是他们的亲密关系能带给他们身心的满足。据说当比尔·盖茨被问及一生最大的成就是什么时,他的答案不是微软,不是改变世界,而是他的妻子梅琳达。 为什么用婚姻的成功与否作为衡量家族教育的一个重要指标?因为孩子成年后吸引异性的能力、择偶的品味,以及对幸福的理解和追求,是家庭教育自然而然的反映。很多看不见的东西,比如气质、谈吐、思想,都是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家庭教育中形成的,是读书、接触自然、欣赏音乐、文学、舞蹈、电影等艺术形式长期浸润的结果。 江苏卫视《非诚勿扰》中嘉宾马诺的那一句“我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意坐在自行车上笑”真实地反映了当下一些年轻女性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拜金女”集体形象的生动概括。其实,马诺的这一观点不过是莫里吉奥妻子帕特里亚一句名言的翻版。帕特里亚从小被母亲教育要嫁入豪门,她说过一句话,“我宁可在劳斯莱斯里哭,也不在自行车上笑”。1995年,莫里吉奥在花费10年时间和无数律师费之后,总算把婚给离了。帕特里亚悲愤欲绝,雇佣了一个来自西西里岛的年轻人,将莫里吉奥枪杀在办公室的楼梯上。她最终被判26年-。 一般来说,在孩子成年之后,需要相对独立作出的选择主要就是两项:就业和婚姻。对于富豪家族而言,就业没有难度,但婚姻是。财富是促进婚姻的一个强大推动力,可以称为烈性-,也可以成为幻觉的放大器和家庭教育的试金石。婚姻是一个承诺,不仅关系到自己的生活质量,还关系到家族企业与家族财富的传承,是涉及家族子孙后代的百年大计。 Gucci第三代掌门人的婚姻是失败的,也折射了财富家族教育的失败,足以成为家族传承的一个教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