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访韩,韩国给足面子。也难怪,政治不谈,经济绕不开中国。就像习近平演讲说的,中韩双边贸易额超过韩美、韩日、韩欧贸易额总和。 外界认为,接下来韩国将进一步强化对中国的依赖。对中日、台湾地区与日本、大陆与台湾地区之间的产业走向有直接影响。 我的感受是,政治热度背后,掩盖不住韩国淡化过于依赖中国的苗头。朴槿惠的执政理念会让她走向另一条路,她有另一张冷面孔。 不过,即使如此,当她转过神来,这里面,韩国与中国大陆的融合机会依然更大,中韩的热度依然会延续。 听我来说说。 一、先说说韩国可能要先淡化依赖中国的苗头。必须要结合以下要素: 1、中韩贸易结构与全球经济形势; 2、朴槿惠执政理念。 先说1。过去,韩国面向中国的出口,IT类超一半,尤其面板、半导体及消费电子。比例当然也超过面向美日欧盟的比例和。你肯定一下想到三星、LG这些国家财阀们。 前不久韩国三星西安厂投产,是迄今为止韩国在华投资最大的项目,今年,这一项目,能带动西安半导体产值直接超越上海。 但是,过去两年,韩国IT类产业面向中国的出口,比例开始下滑。尤其是今年上半年,持续下滑。4月1日至20日的统计数据,面对中国大陆的出口下降4.2%,对中东下降7.5%,对欧盟减少14.4%。而韩国面向对中南美市场增长29.7%,对东盟增长18.8%,对美增长14.9%,对大洋洲增长7.0%。 查阅韩国产业通商部官网,今年上半年,受中国需求影响,韩国1月、5月两个月,直接是负增长。它的另一句描述很委婉,它说,今年上半年,面向欧盟、美国、东盟的出口扩大,带动了整体出口增长2.5%, 在IT出口方面,它一字未提中国因素。我认为,这是极为罕见的信号。没有披露,肯定是因为增长不好,甚至是明显的负增长。 官网信息半年进出口报告里,另有两句直白的话: (1)“但是石油化工和石油产品等领域因中国国内自给率的提升,对中国的出口则呈下降趋势,对中南美(船舶出口的急剧减少)的出口也未能躲避萧条的局面。” (2)“而与韩国出口具有紧密关系的中国在对外出口方面是否能够复苏还是个不确定性因素,再加上韩币升值、伊拉克事态等威胁因素仍然存在,因此今后将会进一步强化相关的监控。” 看得出,韩国已经将中国经济视为一种警戒信号来对待了。能看出,这里面有全球经济复苏的差异化。中国在它的盘子里,虽然进出口比重大,走势却不明朗。也正因比重大,所以它恐怕更担心。 继续检索该官网,这半年,韩国在东南亚、中东、非洲、拉美的布局频频,我觉得,这是它分化过度依赖中国市场风险的动作。 实际上,IT大企业主导的贸易,遮蔽了中韩更多贸易内容。92年建交后到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韩企蜂拥中国,包括大量中小企业,抢市场,找低成本加工地,回避贸易壁垒,沿海城市尤其青岛、烟台、威海,太多韩企,服务于耐克们的鞋厂不要太多。许多城市机场与公共场所,到处都是韩语标牌,韩国人随处可见。后来,他们涌入华南、内地。 2008年、2009年,金融危机,韩国中小企业大批跑路,反映出中韩贸易中,中小企业不占主流,没有真正捆绑、渗透中国,没有所谓生态。 有人说,韩国经济某种程度上已被中国绑架,其实主要是IT行业。你觉得面对上述局面,朴槿惠政府会甘心出口大幅下滑吗?我觉得,她一定会分散风险。 再说2。 前不久我写过一篇文章,名字叫《三星与李在镕的最大挑战是朴槿惠》。就是借此点出朴槿惠政府的执政新思维。 我继续引用上次言论。朴槿惠执政理念是追求经济成果合理分配的“经济民主化”,要将韩国经济政策从扶植大财团的开放自由贸易主义,转移到追求公平正义的国民幸福,并以“创意经济”为手段推动韩国经济成长。所谓“创意经济”就是发展中小企业的经济模式。 为此,朴槿惠政府推出一项为期3年的经济改革政策,简称474三年经济改革,是说未来3年,韩国经济每年要增长4%,就业率达70%,国民平均所得要达到4万美元。未来3年,韩国将落实这些:经济体制从原来出口业、制造业、大企业为中心扩展至内需和服务业为中心,扶持中小企业,大力发展服务业。 具体动作很多,一个信号触动了我。它有类似中国的大部制改革。你知道,韩国知识经济部类似中国当初的信息产业部。朴槿惠上台后,将它与外交通商部部分职能合并,更名为产业通商资源部,力促IT与实体经济融合。成立不久,该部就推出面向中小企业政策,当然还有更多吸引海外投资、人才的措施。我觉得,这是打着创新名义、迎合内需与就业的行动。 这种动作,对于三星们主导的发展模式有直接冲击。朴槿惠出身保守派,不可能直接打击三星,但她面临改革难题,一定会以切香肠式的策略扭转国家财阀控制的局面。 面向中国的布局,过去侧重IT领域。这一领域,未来韩国不太可能有太多重大项目投资。三星西安项目,当初也是她为习大大执政期献出的一份厚礼,后续还是要看的。 二、再说说朴槿惠执政理念里的另一条道路,以及它与中国的合作机会。 韩国淡化过度倚重中国,不再延续IT主导过多贸易占比的模式,而是为蚂蚁雄兵的中小企业开拓出路,我觉得,这里面,中国肯定还是它最大的筹码。 有个有意思的视角是,这次随着习近平主席前去韩国的企业家群体,传统企业老大们声量远不如IT企业老大。你肯定看到了任正非、马云、李彦宏、王晓初等人的名字。而且,李彦宏4日还应邀出席中韩经贸合作论坛,发表主旨演讲,韩国企业频频向百度伸出“橄榄枝”。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社长吴永镐专门约见李彦宏,希望共商加强韩中互联网领域合作。三星电子等多家韩国企业也主动发出邀约。 这有点反差。过去在IT领域,韩国三星们更能出风头。现在中国互联网、通信类企业开始成为两国交流的风景。抛开具体企业看,将这一动向与朴槿惠政府执政理念结合,我觉得,这里面透露着这样一种产业机会:未来,韩国中小企业会融入一个互联网化的中国,它们与中国IT产业会走得更近。 判断基于这一点:为寻求内需与外贸出口的平衡,韩国中小企业不太可能延续过去投资、生产重于就地销售的布局,而是会更加依托中国的各种管道(包括制造业、运营商)、渠道力量,拓展网络,塑造品牌,从而给予平台化的中国大陆企业,尤其是正在与实体融合的互联网企业以巨大机会。 你当然能想到电信运营商们、阿里巴巴们,已经拥有落地的物流服务的海尔们。 事实上,就在李彦宏风光演讲之前,腾讯已经投资KAOKAO,获得后者董事会席位;马云与孙正义据说也与韩国Line的控股方谈判多时,渗透Line已成定局。 这种合作还侧重在互联网领域,未来,韩国中小企业会将更多服务与商品嫁接在更多平台化企业上,包括中国本土制造平台、运营商平台、具有进出口功能互联网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