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国家发改委就动用《反垄断法》的相关条例贴了两张大罚单:一张是对六家垄断液晶面板价格的外企施以经济制裁,罚款总金额达3.53亿元;另一张是对茅台和五粮液两家白酒厂商限制经销商降价、涉嫌纵向垄断的行为开出了总额4.49亿元的大单,所罚金额是上年度两家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酒企销售额的1%。这两张罚单可以说是对市场垄断的惩戒,而民众更期待法律能在反行政垄断方面发挥更大威力,从而更有利于民生经济。从法理上来说,茅台和五粮液限制经销商降价的举动违反《反垄断法》的第十四条中的“固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价格”和“限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最低价格”两个涉及纵向垄断的条款,这没有异议。然而,从经济学来看,垄断的后果需要从正负两个效应进行评价。 从正面效用来说,如果垄断是市场竞争自身自然生成的,则它可防止割喉式惨烈竞争带来的巨大经济危机,同时基于规模效应,大企业集团可以更经济地推广新技术,更注重维护自己的商誉,节约成本。不可否认,茅台和五粮液限制经销商降价的重要目的就是为了阻止经销商之间的竞争,维护自身品牌形象。 而垄断也会使大企业丧失创新压力和寻找风险机会的动力,压制市场竞争活力,从而导致经济无效率。纵向垄断往往推动厂商和经销商的价格垄断协议,这种纵向约束会造成商品的高价销售。茅台或五粮液令自己的销售商不能开展价格竞争,相当于厂商在销售商之间建立起了一个价格卡特尔,其目的就是维护二者自身的垄断利润。 茅台与五粮液毕竟某种程度上属炫耀性消费的奢侈品,与平常百姓日常消费关系不大。百姓更关心涉及自身的土地、通信、石油、银行、水电煤等垄断涨价问题,这些行业内的垄断部门获取垄断地位,往往是基于行政原因,而非市场竞争的结果。 对百姓日常生活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土地市场的垄断。按我国目前法律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买卖农村集体土地,只有政府部门才可以出让土地。而拆迁和补偿款与拍卖价格产生巨大差价,这些巨额差价成为地方政府经营土地财政的内驱力。市场机制不能在土地配置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严重扭曲了土地价格和土地市场运行机制。土地市场垄断推高了土地价格,成为高房价重要推手,从终端影响了居民购房成本,同时抬高了城市生活成本和企业生产销售成本,对百姓影响十分巨大。 老百姓关心的第二个垄断问题是石油垄断。石油垄断有历史原因,1998年国务院重新组建三大石油公司,在地域上分为陆上的北方、南方和海上,实行国家垄断、地域分割;2001年国家经贸委等五部门又联合公布了《关于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成品油市场秩序的意见》,赋予三大石油公司对炼制、批发和零售环节的垄断权。虽然后来允许民营企业进入,但门槛很高,几乎形同虚设。 第三个备受关注的垄断产业是通信业,电信、移动、联通三大通讯运营商往往成为市民眼中的“霸王”。2011年4月,发改委对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两公司互联网专线接入价格情况进行了反垄断调查,发现两大电信巨头利用市场支配地位,对与自己有竞争关系的企业给出高价,对与自己没有竞争关系的企业给出优惠价,以“价格歧视”影响、阻碍其他经营者进入市场,明显具有市场垄断行为的特征。最终两家巨头承诺整改,并承诺降价。 此外,铁道部的垄断地位,每到春运运力紧张时就要周期性地被舆论声讨一番。银行业垄断往往导致金融系统的系统性风险,不利于民间金融机构的生存。烟草、盐业、供热、自来水、煤气、电力等垄断行业,也往往因相关部门依靠行政力量获得垄断地位而备受质疑。 客观说,石油等行业存在垄断现象,实际是传统体制向市场经济过渡的一个产物,不少垄断行业向民间资本开放也是大势所趋,国务院发布的《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也支持垄断行业引入竞争机制。由此,反垄断法更要注重纠正由行政垄断地位支撑的市场垄断行为,一方面促使垄断企业更高效地为民生经济服务,另一方面,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促进经济公平持续增长。 (作者系经济学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