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微信号:ChinaEconomicWeekly 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经济网 文| 李建广 近段时间,东北经济牵动着很多人的目光。在最新公布的全国31个省份上半年GDP增速数据中,东北地区仍落后于其他地区。“失速”“塌陷”“危险的边缘”……对东北经济类似这样的论断仍有一定市场。 那么,东北经济到底怎么样?曾经的“共和国长子”真的会一蹶不振吗?东北又该如何闯出一条振兴的新路?8月19日至20日,由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哈尔滨市政府联合主办的2016太阳岛论坛暨东北振兴论坛在哈尔滨举办,围绕东北经济面临的问题,500多位政商学界高端人士齐聚一堂,为东北振兴建言献策。
振兴东北很重要? 无论从东北地区来看,还是全国发展来看都具有重要意义 “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是国家的一项重大战略。”今年5月23日至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时强调。 这已是总书记第三次到东北考察调研。2013年和2015年习近平曾先后赴辽宁和吉林考察调研。与此同时,中央层面下发的关于振兴东北的文件也是一个接一个。 东北,无疑在中国的区域发展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档口,位于中国“雄鸡”版图头部的东北能否“昂”起头来,对全国其他地区的转型发展将有特别的意义。在论坛开幕式上,人民日报社副社长张建星就指出:“加快东北全面振兴,是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战略举措,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打造新经济支撑带的重大任务。” 事实上,“振兴东北”从来都是国家发展战略的一个关键词。2003年,中央首次提出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重大决策,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东北振兴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今年4月,在振兴东北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中央发布《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标志着新一轮东北振兴全面启动。 东北经济到底怎么样? 触底回升、分化加剧,仍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 前不久,东北三省交出了上半年GDP“成绩单”。辽宁、黑龙江增速排名垫底,吉林与全国增速持平,其中辽宁上半年GDP同比下降了1%。这些数据确实令人“揪心”。 不过,与过去一年相比,东北经济也发生了积极的变化。在国家发改委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司副司长杨荫凯看来,东北目前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但也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整体看东北处于触底回升之中,改革推进有序,结构加速调整。 其中,最大的一个变化就是分化加剧。据介绍,从省级层面看,吉林的发展速度跟全国持平,黑龙江虽然弱于全国发展,但是整个发展差距在不断缩小,辽宁的压力比较大。同时,东北三省也存在新旧产业替换程度上的差距。从上半年的数据来看,吉林的总体态势要明显好于辽宁和黑龙江。 当然,东北真正要实现振兴,还有很多很艰巨的任务需要完成。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许善达认为,与全国相比,东北国企改革仍然滞后,国企改革的任务非常艰巨;与长三角、珠三角的投资环境相比,东北的投资环境有待改善。长春市委常委、副市长张晶莹也坦诚,我们仍然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面临着体制机制不活,创新机制不活,转型发展缓慢,人才流失这样一些共性问题。 东北振兴的新路怎么闯? 破除体制性障碍,切实托住民生这个底 东北该如何闯出一条振兴的新路?在此次论坛上,创新、国企改革、民营经济、人才、对外开放等成为热词。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指出,针对东北振兴议题,可以提出颇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如国企体制、政府行为以及人的观念等。但仅解决其中几个问题,作用不大,应考虑整体环境问题——包括“显性体制”和“隐性体制”。 在完善体制机制上出实招,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提出了具体建议,他说,当下东北振兴有三个方面很重要:需要一批成功的企业家;需要一个创新的理念;需要营造一个好的发展环境来解决当下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除了靠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哈尔滨市市长宋希斌在发言时还指出,破解新一轮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遇到的各种挑战和问题,也要靠加强与东北地区各城市之间的协作联动,抱团取暖,合力攻坚。沈阳市市长潘利国也认为,要打造区域经济共同体,必须在创新和改革上互通有无,相互借鉴,在东北迅速释放创新活力和改革活力。 激发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民生也非常需要。对东北而言,经济下行压力越大,越需要保护民生。论坛上,切实兜牢民生保障的底线成为与会嘉宾的共识。 道理很简单,民生问题若不稳妥解决,东北振兴就会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从另一个角度看,为民众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民生产品,不仅能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也能为东北经济发展提供一个新的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