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week仪器仪表网讯:近日,有一则新闻引起了巨大的舆论浪潮。青岛海关公布了一起前不久查获的海鲜走私大案,一走私团伙两年来走私帝王蟹等高档海鲜5000余吨,案值达2.3亿。部分海鲜产自受核辐射污染的日本福岛附近海域,被“换装”后运往境内!2011年日本地震后几乎所有国家都禁止进口福岛附近海域海鲜。网友纷纷评论:“事关民生,国法不可儿戏!为了一点利益就危害自己的同胞,太可恶了!”、“希望核辐射检测仪可以普及。” 其实在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发生后,关于核辐射污染海域以及海产品的新闻一直屡见不鲜。我国广东广州海鲜市场也因此受到重创,不少市民因为担心海鲜有辐射不敢购买。在记者的采访中,一位市民坦言:“日本的核辐射污水排放到海洋里,我们担心的是即使是国产的海鲜也有可能有问题。我们就希望相关部门能够站出来给一个答案。简单地描述,假如市民到市场买鱼,就要看到这条鱼的相关核辐射检测证明,是安全的,我才能买。” 对此,广东省海洋渔业局、广州市农业局等政府单位回应:对海产品生产环节的核辐射检测目前由国家局统一部署,他们没有独立的检测力量。 而在此次事件中,有关部门也未公布这批海鲜是否受到污染,辐射是否超标。正因为如此,引起了群众更大的恐慌。那么核辐射检测真的这么困难吗? 辐射的检测一直以来都是环境监测的重点,但是由于核辐射监测检测专业性较强以及检测仪器仪表较为昂贵等原因,核辐射监测检测的执行工作似乎一直没有落到实处。究其更本,还是中国核事业起步较晚,相较于美国、俄罗斯等国家,中国的辐射环境检测系统也比较落后。 1994年9月,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第38届大会上,包括中国、美国、日本在内的38个国家共同签署了《核安全公约》。随后,美国国家环保局根据《公约》建立辐射环境检测系统网站,经过几十年来的发展该辐射检测系统基本上已经覆盖了整个美国并且辐射检测网络点已经覆盖了全球。目前,美国已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辐射环境监测法律法规体系。 而中国的核辐射安全监管体系至1998年一直处于探索阶段,1998年,国家核安全局整建制地并入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设立了核安全与辐射环境管理司,监管职能得到扩充。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工作得到加强和提高,被确立为环保工作的三大重点领域之一。随后几年,有关部门陆续发布了多项法律法规,不断完善核辐射法规标准体系,开始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2008年,我国核辐射监管体系逐渐步入正轨,核辐射监管机构发生变动,监管职能有所调整,职能划分更为明晰。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后,我国开展了两次大规模的全国综合性和专项安全检查。2013年,《核安全法》立法工作取得突破,被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列为立法规划二类项目。 尽管目前我国核辐射监管体系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十几年的差距,但伴随着核电技术的发展,核辐射监测检测技术也正大步发展。日前,由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主导、中核集团承建的国家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技术研发基地已正式开工,预计2018年10月完成一期工程。基地建成后将着重于监测仪器仪表等技术的研发,全方位提升我国核辐射环境监测检测水平,对于我国核辐射监管事业来说有着重大意义。 核能作为一种安全、可靠、清洁、经济的新能源,将会是我国乃至全球能源发展的趋势。与此同时,核能也具有能量密度大和反应速率快的特点,一旦失去控制将会对生态及民众造成巨大伤害。因此,核电发展,必须监管先行,希望在不远的将来,我国先进的核辐射监测检测技术能够让人们不再“谈核色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