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初唐,永泰公主墓前室壁画。
作者:于艳晶,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汝利娜,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 【关键词】唐代;影响;服装;日本;和服 [中图分类号]:J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26-195-01 众所周知,日本的传统民族服装——和服是由中国的汉族服饰发展而来。公元3 世纪左右,《魏志· 倭人传》中记载:“用布一幅,中穿一洞,头贯其中,毋须量体裁衣。”可见和服的影子。经历了大和时代、奈良时代的历史变迁,公元719年天皇下诏,全国百姓皆可穿唐服。自此,“唐服”就在日本扎根落户,并最终演变成了“和服”。 一、服饰材质 面料是服装表现的载体,不同的面料可以体现出不同样式的特点。 (一)唐代的纺织品主要是麻织品和丝织品两大类。麻织品,据考有诸如火麻布、赀布、班布、胡女布等众多品种。丝织品的品种则主要有锦、绫罗、纱、铀、绝等。 (二)据《古事记》、《日本书纪》、《植轮图集》、《古语拾遗》等文献记载,日本绳文时代后期和弥生时代的服装采用楮布、麻布、棉粗布、藤布、科布等植物纤维材料制作。到平安时代时随着中国染织技术的流传,和服面料发展成以丝、绸、麻为主。现今,和服面料可以分为纯纺织物、混纺织物和交织织物。由此,可看出唐代的纺织、印染技术使日本的和服面料及加工更加细腻化。 二、服饰制度 服饰制度可以说是统治阶级权利等级的象征。根据某人的穿戴,我们可以看出其社会地位、职位等。 (一)中国自开创等级制度开始,就受到历代统治王朝的重视。唐代为进一步巩固统治者的权利,服饰制度也被严格、详细地制定下来。其主要是冠服制度。品级差别主要体现在:品色制度与章服制度。 (二)日本的文化、政治等制度,包括服饰制度均是由遣唐使和僧侣到中国学习、吸收,而带回日本的。日本的《大宝律令》明文规定制作衣服要仿造中国式样;指衣用冠都要仿效中国,确定了着装的服制。从服饰的图案到服饰的穿着全盘模仿唐代服装。由此可见,从朝廷到地方,服饰制度都以唐朝为模版,进行完全“复印”。 三、服饰图案 衣料上的纹案、花样最能体现出时代风尚的变化,反应社会文化的主流方向。 (一)唐代承前继承了周、战国、魏晋时期的风格,使其融为一体,让服饰图案更加华贵,花样更加繁多,达到了历史上的创作高峰。 (二)日本受中国文化影响,也崇尚自然界,以天地为中心,认为自然的一切事物皆为神灵的化身。因此在自己的服装上装饰着自然事物的图案,以此来衬托出自己对神灵的崇敬之情。 四、服饰色彩 (一)“眉黛夺将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郁金香汗湿歌巾, 山石榴花染舞裙”“舞衣无力风敛, 藕丝秋色染”从这些唐代诗词可以看出当时贵族不仅注重服装的样式,服饰颜色也是绚丽多彩的。 (二)因和服的纹样多采用印染技术,所以在唐朝文化传入之前,颜色多为纯色。直到平安时代,染色技术成熟,女子在和服中也对颜色有了强烈的要求。日本女子根据四季的时令不同,穿着不同颜色的衣服来体现季节的变化。 五、服饰款式 服装的款式奠定了服装的特色,决定了时代的特色。唐服体现出唐朝文化处于巅峰与极盛状态。女子服装主要分为襦裙服、男装、胡服三种配套服饰。日本和服是以襦裙服为基础而演变出来。 (一)唐代女子服装的特点是裙、衫、帔的统一。襦裙服是汉族女子服饰中非常基础的一种款式,即上穿短襦,下着长裙(俗称上衣下裳)的传统装束。 (二)日本的和服因其样式是由东吴一带传往日本的,所以又有“吴服”之说。奈良时期的服饰同唐朝前期的服饰几乎完全相同, 都是高腰、长裙、斜襟、宽袖,这从当时日本留存下来的画像及佛像图都可以看出。日本传统和服的袖子,应该说是唐代女装袖型的缩影。 六、发饰妆容 服装的配饰点缀了服装之美。妆容及发饰等也为服装增添了点睛之美。 (一)唐代女子追求时尚是全方位的,在美容美饰及佩饰上内容多样,富有特点,让人眼花缭乱。 1、头发装饰:发式以梳髻为主,或挽于头顶,或结于脑后;发上饰品有簪、钗、步摇、胜、铀、花等。 2、面部化妆:多采用敷铝粉、抹胭脂、画黛眉、贴花钿、点面靥、描斜红、涂唇脂诸多方法。 3、身体装饰:项饰有项链、项圈、璎珞等,臂饰有臂钏、手镯,腰饰有玉佩、香囊等。 (二)奈良时代日本女子在穿和服时,流行结顶髻之风。她们将长发卷至头顶,分卷成两个髻的称双顶髻,卷成一个髻的称高顶髻。 综上所述,唐代不仅在中国的历史上各个方面上达到了鼎盛的时期,在世纪的历史上也起到了不可磨灭的积极贡献。奈良时代日本所派出的大批遣唐使、僧侣到中国学习、交流和吸收,把唐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包括服装都带回了日本。日本对其吸收、消化,和服发展到现今已经有其自己的风格,但是仍然能从其身上看出唐代服装的影子, 唐代的服装起到无法代替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丰,郑巨新,忻亚健. 日本和服[M].上海: 上海文化出版社,1998.627. [2]崔唯,肖彬.世界民俗服饰[M].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社,1993.17. [3] 赵建民,刘予苇.日本通史[M].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