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文明的发源地——黄河流域,有一种酒被称为“中华圣酒”,寓意“最高智慧、最高技术、最高品格、最受人崇拜”的酒。目前,该酒的独特技已经穿越了1500年,长盛不衰,愈加完美,深得养生人士和帝王贵族们的喜爱。 这种酒,就是竹叶青。是中华“药酒同源理论”的活体见证者,是世界上唯一一种“植物养生保健酒”。 与所有后起之秀“保健养生酒”不同的是,竹叶青酒具有淡淡的竹香、药香和清香,三香一体,内涵极其丰富。进入口中,仿佛瞬间弥漫喷发,一直蔓延到胃中,进而,绵、甜、爽、净、柔的滋味充斥整个身体,又回旋于喉咙,唇齿生香,回味悠长。 郝持胜,竹叶青酒泡制技艺传承人,全国技术能手。18岁进入汾酒厂,在父亲的影响下与竹叶青结下了长达30余年的不解之缘。 初识郝持胜是在2016年的秋天,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这也是记者第一次走进“中国酒都——杏花村”,走近如雷贯耳的“中国酒魂——汾酒”酿造车间,走近“中华第一养生酒——竹叶青”酒配制车间。 “从初中毕业到现在,我只做了这么一份工作,一干就是30年,应该也是我这辈子唯一的一份工作了。”稍有些腼腆的郝持胜,让人初见就倍感轻松。 初中毕业后,郝持胜进汾酒厂,跟随父亲学习竹叶青药材的采集、甄选、识别、配伍、勾调、泡制等技法,同时,掌握了很多“察言观色”的窍门。别的年轻人在玩乐的时候,他在辨认各种药材,背诵各种配方,品尝酒体勾调后的不同味道。一遍又一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学习期间,郝持胜自嘲说“吃了不少苦头”。不仅要适应空气中弥漫的酒气,还要熟悉每一种草本的习性,临汾、太原,甚至北京的新华书店,酒厂资料室里的酿酒、配伍、中医中药方面的书籍等等,基本被他翻了个遍,并很快学以致用、融会贯通。严师出高徒,在父亲的悉心教导下,郝持胜顺利地接过了竹叶青酒泡制技艺的衣钵。 郝持胜最喜欢的一句话就是“用一生的时间,去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是有一点冒险,但至少,不会后悔。”他常说,做酒当如做人,要像这千年的竹叶青酒一般,不浮躁,不喧嚣,褪尽铅华,开瓶绽香。 竹叶青酒的古法技艺,是历代师傅们传承留下的瑰宝,包括明末清初大医学家傅山的改良,包括当代数学家华罗庚的统筹法,等等,都使竹叶青技艺的创新效果,一次比一次明显。对竹叶青始终抱有敬畏之心和赤子般热忱的郝持胜,对数千年心口相传的竹叶青泡制技艺,也有了自己的新想法。 在优秀传统技艺和口感的基础上,如何适应当代消费者的口味?郝持胜深深感到自己身上责任重大,无时无刻不在鞭策自己,向竹叶青泡制技艺的最高峰探索求进。 近年来,郝持胜对竹叶青酒泡制工艺,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依靠多年的经验积累,精益求精对竹叶青酒的配伍秘方多次加以改进和创新。 “秘方的使用必须不断探索改进,才能保证酒的品质、口感不变。”郝持胜说。竹叶青的秘方在银行的保险柜中,如今,这个保险柜里的“秘密配方”,还在不断增加,让竹叶青酒泡制技艺不断延续并日趋完善,这是他作为传承人必须完成的责任和使命。 凭多年的研究经验和成果,郝持胜认为:竹叶青要想与时俱进,继续名垂青史,药材的采集和选择第一位的,每一种药材的产地、采摘时间,都影响到药性;第二,药材的配伍比例要恰到好处,不能出任何差错,哪怕一丁点儿的差错,酒的品质就会受到影响,酒的口感、色泽都会出现问题;第三,基酒的选择非常重要,必须是山西产的优质汾酒,这里是竹叶青酒的发源地,离开了汾酒作基酒和杏花村当地的生态环境,就不可能酿制出正宗的竹叶青酒。 如今,在传承父辈职业精神和传统技艺的同时,郝持胜还担负着竹叶青酒生产的质量控制、工艺研究和竹叶青酒的母液配伍及产品研发与试验等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题攻关等工作。并承担起“竹叶青酒药液制备QC”攻关任务,参与和主导了由普通竹叶青酒到高端竹叶青酒的研发和药材配方订制,负责了糖源变更技术公关、主导“国宝竹叶青酒”药材配方和“竹叶青酒博览会95周年”高端纪念产品“国酿45度竹叶青酒”的研究。 郝持胜不仅解决了竹叶青酒生产过程中的一个又一个难题,获得了10项省部级以上的荣誉,而且有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三十年如一日,郝持胜将自己大半生宝贵的青春年华,都交给了汾酒、交给了竹叶青。这种“承得了古法,创得了新学,耐得住寂寞,守得住繁华”的精神和意志,让我们尊敬。 当记者问他最大的心愿是什么,他腼腆地说道:“当满头白发时,能看到自己奋斗一生工作过的场景,能看到后继有人,能闻到竹叶青的味道,这辈子就值了……” 对于郝持胜来说,这是一份充满了骄傲和神圣的工作,每一分成就,都是这家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中华圣酒”所赋予的。面对这份厚重的馈赠,郝持胜从诚惶诚恐到娴熟创新,取百草精华,酿琼浆玉液,用三十年如一日的传承与创新,回答了先辈们的托付。 郝持胜的生命与竹叶青酒融为一体,相依为伴。他用自己一生的坚守和创新,书写着潮起云涌的“匠心追梦”。(汾酒1510系列之四十五,更多精彩请搜索“汾酒1510系列之+文章序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