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一款“北京”味香水在身怎么样,嗯放心它闻起来不像雾霾。 娄楠石在《合伙中国人》的节目里小火了一把。
她是一位姑娘,也是气味图书馆的创始人。当她在《合伙中国人》节目里讲到自己的童年不幸后,徐小平老师热泪盈眶——投资人被你所说的打动落泪,这对一档电视节目来说可能是个看点;但只要是对真实的“项目路演”有些认知的观众来说,拿童年不幸来说事就有点“煽情过头”的嫌疑,毕竟,项目好不好与投资人哭没哭之间没半毛钱关系。
后来,娄楠石和她的项目在微博上引起热评后,她选择主动出来接受采访。
娄楠石对钛媒体表示,当时“并非作秀”,而是收到节目组的邀请带着自己的新项目“嗅景”在四位投资人面前做演讲直播,“其实我就是想去听一下行业大佬们给我的建议。”娄楠石说。这也不是气味图书馆这个小众品牌第一次和“节目组”合作了,在之前的《我们相爱吧》,娄楠石还出镜为陈柏霖和宋智孝讲解香水调配;现在,他还和李易峰的团队合作推出“峰存9城”系列香水,主打年轻的女粉丝们。
“气味图书馆系列有很多好听的名字,具现化的名字确实提炼出了这只香的感觉。”在知乎上,有人这样解释气味图书馆在营销上成功的原因。
香水这种产品,本就是闻起来有各种稍不同、味道却不容易形容出来。而在气味图书馆,你会看到每一瓶香水都被冠以各种常见事物的名字:香港、伦敦、彩虹、泥土。 “我要闻闻看’北京’是什么味。”一位路过三里屯门店的姑娘一进店就向导购提出这样的要求。可以说以城市的名字推出香水的想法是成功的,就算在闻过“北京”后发现它不过是一种平常的檀香,你还是可能出于对大北京的百感交集,而掏钱买下它。
更重要的是,这些肯为情怀买单的消费者,往往很年轻,他们是大学生或初入社会,在大城市苦逼打拼——也没什么钱,娄楠石向钛媒体记者解说着这个群体对香水的需要:国际大牌太贵,并且追求个性化的90后也不一定觉得那些有名的外国香水就是好闻的。“我要做适合中国人的香水。”在娄楠石看来,因为缺少了文化认同感,这样一件事即使是法国顶级调香师都鞭长莫及。
但香水的本源、核心技术都在法国,同样是把法国的调香师调的香水拿到中国来卖,娄楠石在这之中的角色又是什么?
答案是一名“高级翻译”。这种翻译,一开始只体现于某些国外品牌的香水代理,代理“小众”品牌是气味图书馆最开始的路子,那时一款名为“wet garden”的香水被翻译成了“雨后花园”就会变得好卖。代理业务也为娄楠石积累了调香师资源,后来,这种“翻译”又体现在了新品研发上。
比如那款加了“四川花椒”的成都味香水,在这款新品概念出来后,娄楠石在她认识的法国调香师中挑选一位最合适的,然后她像个写药方的老中医那样告诉对方这里需要,四川花椒、翠竹和芙蓉花。至于具体怎样配比和操作,就都是调香师的工作了。
因为在香水行业待了8年,日常工作就是反复试闻某种气味并记在脑子里,娄楠石认为至少在中国,她已是无可替代的香水专家。但她并不打算像一个专业调香师那样日后专注于某一款香水的研发调配,而是要像个企业家那样,在中国的“气味产业”中,试水“香水”之后的更多产品形态。
在三里屯那家装修中的气味图书馆中,他们打算用来开香水、蜡烛、唇膏的手工课,以及红酒评鉴课——因为还像当初从艺术设计转行卖香水那样,相信“气味”是值得一做的“蓝海”,因此只要是和气味强相关的,娄楠石都有尝试的打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