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58,打造新闻资讯第一网!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房产家居

热门关键词: as  骗锟斤拷  1111  xxx  骗子

社会调查:民众最关注民生类社会事件 对军事、科技类事件缺乏热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华北互联 人气: 发布时间:2016-06-16
摘要:28日,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上海市社会心理学学会联合发布了“民众社会心理变迁(2012-2015)—影响民众心理的年度十大社会事件”调查报告。报告指出,民众

民众最关心什么社会热点事件?大家通过什么途径知晓社会热点?28日,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上海市社会心理学学会联合发布了“民众社会心理变迁(2012-2015)—影响民众心理的年度十大社会事件”调查报告。报告指出,民众最关注的是民生问题,而对一些事件出现过激或极端行为的概率有所下降,更多是关注事件后续发展所带来的结果能否令人满意。

民生类最受关注军事科技类不够“接地气”

纵观四年共四十个事件,民生类事件占到了事件总体数量的58%,远远超过政治类事件(23%)、经济类事件(15%)以及其他类事件(5%)。由此说明民众最关注的、或者对民众影响最大的始终是民生问题,尤其是涉及民众基本生活或是社会根基的事件,具有巨大的影响作用。

不可忽视的是,虽然民生类事件的数量在四年事件的总体数量中接近六成,但就单一年份而言,政治类事件和经济类事件的影响不容小觑。以最近的2015年为例,政治类事件和经济类事件占到全年事件数量总体的50%。由此说明民众对政治经济类事件的关注热情与日俱增。

此外,民众对其他类别事件的关注明显不足。比如,与其他类别的事件相比,军事科技类事件对于普通民众而言,显得过于遥远,不够“接地气”。

社会事件性质与民众的情感体验是正相关

社会事件对民众的影响往往存在积极或者消极两种不同的影响。

据上海市社会心理学学会会长金国华介绍,民众通过对积极事件的了解和认识,能够提升心理感受,有利于传播社会主义正能量。需要注意的是,有一部分积极事件都是由民众自己发现并通过不同途径进行宣传扩散的,如“最美司机停车救乘客”等。因此,仍旧需要民众自身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发觉发现日常生活中的正能量。

其次,民众对消极事件的关注不可能停止,根据“厌恶损失”理论,往往消极事件对民众的影响更甚。因此需要反思,怎样将事件本身的消极属性转化为事件后续处理结果的积极影响。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应用心理学系教授崔丽娟认为,从调查来看,民众对于重大事件的反应已经逐渐形成了一种相对稳定平和的状态。从认知一致性来看,民众主体已经具备了分辨是非、能够进行自我判断的能力,因而对社会事件的情绪感受、正负利弊会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从行为比例来看,民众对社会事件的反应趋于稳定,出现过激或极端行为的概率有所下降,更多是关注事件后续发展所带来的结果能否令人满意。

网络传媒不断放大社会事件的影响力

纵观历年社会事件,有不少是网络途径率先爆料进而引起民众强烈关注的,其中明确标示通过网络传播的有,仅2012年就有“最美司机停车救乘客”、“中国式过马路引热议”以及“‘表哥’事件”等三项民生类社会事件。

社会调查:民众最关注民生类社会事件 对军事、科技类事件缺乏热

不少社会事件是民众在网络上爆料的

不仅如此,现阶段,民众对社会热点事件的了解均以网络途径为主,如微博、微信等移动平台。这些平台的信息发布存在即时、便捷的特点,但是也存在诸如消息源不可靠、传播虚假新闻的不利因素。需要认识到,通过网络途径爆料的既包括了积极事件,也包括了消极事件。一方面,我们需要民众通过网络反应真实客观的事件情况,对积极事件予以宣传,对消极事件进行相应的处理;另一方面,针对虚假消息或是歪曲事实真相的传言,尤其是恶意散布消极事件的行为,要予以重视并进行监管控制。因此,要正视网络传媒的双刃剑作用,尽可能扬长避短、趋利避害。

责任编辑:采集侠
var jiathis_config = {data_track_clickback:'true'};

中国房产家居网

新闻由机器选取每5分钟自动更新

QQ:838869911 邮箱:8388699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