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对应用对策研究的需求与新型智库建设的推进正成为地方科研机构转型发展的契机,这也向地方科研机构的工作者提出了新要求。如何使研究更具现实针对性?如何使研究成果对接基层民众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需?深入基层调研法治建设的数次经历,让山东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谢桂山感受到作为一名法学研究者的责任与担当。 走出书斋 发现“真问题” 书架上摆满了大部头的法律研究著作,案头上堆着一摞又一摞的研究报告。在谢桂山的办公室,我们看到了一位埋首于书山卷海之中的学者。但正如谢桂山所说,,他更多的学术受益事实上却来自于书斋之外。 在全面依法治国的国家战略推进过程中,一名法学研究者如何以自己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回应这一时代课题?在谢桂山看来,法学研究者既要关注顶层立法,又要研究法律法规的地方实践和基层实践。认真研究如何把全面依法治国战略部署变成基层、地方、区域的自觉行动,最新军事动态,是一个法学研究者应有的担当。 谢桂山的研究专长是法理学,但偏重理论研究并没有限制他的视域。谢桂山带领山东社科院法学研究队伍下基层、走农村,直面基层法治建设,关注民众的法治需求。近年来,他主持、参与了“农村土地流转法律问题调研”、“政府立法公众参与机制研究”、“地方民主立法实践路径研究”、“环境污染防治的法治协调机制研究”、“‘十三五’时期推进法治山东建设的总体思路”、“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及其运行机制研究”等基层调研课题。 正是在走出书斋的实践中,,谢桂山发现了大量学术“真问题”。“在调研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之多、涉及利益之广,非书斋所能想到、非书本所能回答、非现成法规所能涵盖。”谢桂山感慨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