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着35摄氏度的高温,刘珍莲从河北唐山赶到北京,为的是前一天晚上在中介网站看到的一则房源信息。 朝向、价位、地理位置都在她的预期范围内,加上中介标注的“紧缺房源”,让为儿子买婚房的刘珍莲一刻都不敢耽误。 然而,到了中介公司,却被告知这套房子已经卖出去了。随后,中介推荐了三套房源,但这些房子并不在刘珍莲的预期内。 在之后看房的几个星期里,接连类似的遭遇让刘珍莲发现,原来这并不是偶然现象,而是中介的惯用手法,“假房源”。 和刘珍莲有相同遭遇的并不是少数,除了发布虚假房源,隐瞒真实信息、强制代办收费、侵占或挪用交易资金、违规从事金融业务、捏造散布涨价信息等问题也存在于中介市场。 针对中介市场乱象,住建部、国家发改委等7部门联合出重拳,于8月17日印发《关于加强房地产中介管理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建立黑名单制度,实施行业禁入。在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看来,这也是之前多部委整治中介乱象的落地之举。 假房源有望得到监管 刘珍莲多了个心眼,她在不同的中介公司登记了信息,而她注意到,同一套房源,在不同的中介公司那里,价格往往是不一样的。 但中介们的说辞就像是经过了统一培训:该房源刚刚卖掉,建议看看“不在一个楼层的同一户型”“户主临时提高了售价”…… 看的房子多了,刘珍莲也总结出了经验,一般房子状况好、价格又特别低的,大多是假房源。 对此,北京市朝阳区一家中介公司工作人员郑强(化名)向法治周末记者坦言:“我们这行的规矩就是这样,买房还好一点,租房很难看到房子的真实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