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这么说,这对国民党来说是需要加强的部分。我刚才说了过去20多年的教育,李登辉、陈水扁去中国化的教育,所以使得年轻人在这个台湾的前途,在一些认同问题上出现了很严重的偏差。当然了,再加上民进党是比较长期的加强同青年的联系,所以年轻人中的倾绿的情况还比较明显。当然我们也不一定说,就此说这种政治倾向就不会变化,我相信如果是蔡英文民进党做的不好,在蔡英文上台之后,年轻人的处境变得更糟的话,我认为年轻人的心态也会转变。因为年轻人他的一些政党的倾向,政治的态度,具有可塑性、可变性。 主持人: 好。谢谢朱所长。国民党输了,民进党的蔡英文赢了,那接下来人们就自然关注蔡英文上台之后对于两岸的关系又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继续关注。 台湾地区领导人候选人 蔡英文: 我也会秉持超越党派的立场,遵循台湾最新的民意和最大的共识,致力确保海峡两岸关系维持和平稳定的现状,以创造台湾人民最大的利益跟福祉。 解说: 这是蔡英文在赢得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之后,就两岸政策做出的表态。 而事实上,从宣布参选开始,蔡英文的两岸政策就一直颇受关注。去年4月,蔡英文在正式被民进党提名参选2016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的记者会上,表达了自己对两岸关系的看法。 蔡英文: 台湾的对外关系最受瞩目的无疑是两岸问题的处理,我一再强调两岸关系不是国共关系,在未来也不会是民共关系。 解说: 蔡英文说,民进党处理两岸关系的基本原则就是维持两岸现状。这样的说法,在去年10月的蔡英文竞选总部成立大会上再度被提及。 蔡英文: 两岸之间要维持和平稳定的发展关系,我们会尽一切努力确保台海局势稳定。 解说: 而对于“九二共识”,蔡英文一直模糊应对,在上个月27号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的首场辩论中,面对媒体提问和朱立伦的诘问时,她依然在“打太极”。 朱立伦: 请问蔡主席您到底接不接受九二共识? 蔡英文: 我的立场很简单,对于这件事情我们就继续求同存异,这段的历史事实我们是没有否认的,这个东西难道不清楚吗。 解说: 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也曾表示,蔡英文好几次说“两岸政策能维持现状且不挑衅”,但如果她不接受“九二共识”,不知怎么维持。两天前,在蔡英文当选新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后,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负责人也就台湾地区选举结果发表了谈话。 2016年1月17日新闻: 我们的对台大政方针是一贯的、明确的、不因台湾地区的选举结果而改变。我们将继续坚持“九二共识”,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活动。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大原则问题上,我们的意志坚如磐石,态度始终如一。 主持人: 两岸签署了不少的经贸协定,而且现在每年有成千上万的大陆游客到台湾去旅游,应该说两岸的关系处在一个非常好的状态。那么国民党这一次输了选举,当蔡英文上台之后两岸关系又将如何发展,目前的这些所谓的红利能不能继续保持?我们继续连线朱所长。朱所长您看,民进党是赢了,那么国民党执政期间所遇到的这些问题,她上台之后会怎样解决?我们是不是也得观察她是否会比国民党解决的更好? 朱卫东: 我觉得蔡英文民进党上台之后,两岸关系会面临一种复杂的一个严峻的局面。因为民进党是一个“台独党”,这一点是人所共知的。那么现在这一次的选举结果又使得蔡英文握有很大的权力,那么民进党是一党独大,实行全面执政。所以在最坏的角度去考虑,不排除民进党在它执政很不好的情况下,继续的去搞法理的“台独”,去转移视线。 当然另一方面,我觉得更大的可能是因为蔡英文上台才是问题的开始,马英九所面临的一切问题现在都是需要蔡英文去回答。那么从现在大的一些格局来讲,两岸关系并没有搞“台独”的空间,所以蔡英文上台首要的任务是要稳定内政,而要稳定内政,首先要解决它的民生问题,那就要解决去面对两岸关系的问题。所以我觉得现在从蔡英文上台之后她的表现来看,她也是希望去做一个没有挑衅、没有意外的举动。但是最根本的点,我觉得她对于大陆方面所提的,对于九二共识两岸同属一中,没有明确的表态,所以我们从1月16日中台办、国台办的谈话里面可以看出,两岸现在并没有交集。而在这一方面,我觉得可能蔡英文会面临很大的压力,她必须要去回答。 那从现在来看,我觉得到今年的5月20日这四个月,是下一步两岸关系能不能有一个稳定发展很重要的窗口期、一个机会期。那么就看蔡英文能不能去抓住这个机会,那么去认真的去回应大陆方面关于认同两岸九二共识和两岸同属一中的核心的关切。 所以因为这次选举的结果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这次选举结果并不代表是老百姓认同“台独”,也不代表老百姓去不认同马英九的两岸路线,相反在这一次选举里面,几乎没有任何一个政党敢于去挑战、去反对现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道路。所以在这一点上我觉得蔡英文面临的压力非常大,她需要去谨慎的回应。 主持人: 好。非常感谢朱所长。两岸之间现在的关系跟十几年前台湾地区的这种政局的交替相比,应该说受到的影响已经相对较小。毕竟两岸之间现在相互走动的已经很多,有遇到什么问题都可以坐下来谈。(来源:CCTV《新闻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