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雷军、周鸿祎在北京同时发布了新款智能手机, 两位湖北籍互联网大佬对台唱戏, 再次引发业界瞩目 。 除了雷、周二人之外, 从湖北和武汉走出去的互联网“牛人”多不胜数:“微信之父”张小龙、阿里巴巴副总裁涂子沛、PPTV创始人姚欣、华为前副总裁李一男,1号店创始人于刚…… 业内人士断言,湖北人占据了中国互联网产业的“半壁江山”。 与之形成鲜明反差的是:中国互联网产业版图上,却难见武汉的身影。 前不久,腾讯科技一篇《出了雷军周鸿祎,湖北却消失在中国互联网版图》的报道,在武汉业内也引起强烈反响,网站评论接近1500条, 一度成为微博和微信朋友圈热转的文章。 据其报道,在武汉,只有海豚浏览器、超级玩家、盛天网络等少数几家互联网公司相对知名,但在全国尚没有进入主流阵营。武汉还没有像杭州阿里巴巴,深圳华为、腾讯,北京百度、小米这一量级的公司。 为何在武汉没能产生与其经济体量和城市地位相对应的互联网公司? 《创业家》杂志社长牛文文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互联网公司是典型的“美国模式”,VC(风险投资)驱动,追求快速扩张,以上市为目的。中国的第一波互联网企业,普遍是20年前由国外风投培育起来的。资本密集、媒体发达的地方,例如北京,更容易产生大的互联网公司。他认为,武汉是座传统工业城市,深处内地,经济外向度相对较弱,因而产业起步较晚。 记者了解到,在相关产业规模上,武汉与北京、杭州、深圳等城市差距较大。工信部的一组数据显示,2013年,武汉软件企业业务总收入为702亿元,而深圳为4087亿,杭州为6107亿。 产业缺乏“气氛”,是很多武汉互联网业界人士的共同感受。 实际上,武汉互联网人才并不少,本地的120万大学生中,有大量计算机、软件等专业学生。在光谷和花山一带,有大量软件企业,包括华为、腾讯等企业的研究院,仅华为武汉研究院就有近4000人,3年后将破万。 业内人士分析,武汉最缺乏的,是一两家标杆性的本地互联网企业——在杭州,阿里巴巴培养出大量的人才,在其周边诞生了一批相关企业,形成了生态系统。 湖北省移动互联网协会秘书长严安表示,“武汉缺的是拥有产业规模和海量用户的大企业,导致本地有很多企业在开发移动应用时,即使开发得再好,由于缺乏大厂商和平台助推,最终失败。” 声音>>> 到北上广去,把公司连总部带老板一起“挖”过来 光谷咖啡负责人李儒雄:没有大企业,就不会裂变出小企业,没有众多的小企业,就没有创新的氛围,外地的企业也就不会来。一阵风雨,就全没了。 武汉应花大力气,到北上广去“挖人”,最好把公司连总部带老板一起“挖”过来。有一家业内领头羊的总部设到武汉,号召力是完全不一样的。杭州出了马云之后,把丁磊也拉过去了,武汉完全可以学。 培育气氛浓厚的产业圈子 红杉资本合伙人周逵:武汉应吸引一些外地互联网企业,哪怕是分部,为本地企业开阔眼界,让毕业生中形成一种氛围。比如,成都有几家十分出色的游戏公司,在他们周围形成了一个气氛浓厚的小圈子,让投资人不去看一下心里都不踏实。 重点是构建生态系统 “啪啪”创始人许朝军:武汉要发展互联网产业,重点是构建生态系统,如资本、人才及各种相关配套。湖北不缺技术人才,北京很多公司的技术人才都是从湖北来的。但有经验的市场、财务、运营这方面的人才,在湖北较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