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8月1日讯 (记者 徐晓雪 通讯员 陈晨)7月31日的省会济南依旧炎热,全省双拥模范城(县)命名暨双拥先进单位和个人表彰大会就在这里召开。会上,当德州市副市长董绍辉从省领导手中接过沉甸甸的奖牌时,这一刻,荣誉感在每个德州人心中升腾。“双拥模范城”,熠熠生辉的5个大字是对创建工作参与者4年来最好的回馈。 至此,德州完成了4年来的目标,实现蝉联全国双拥模范城,各县市荣获省级双拥模范城实现满堂红。 对于德州再一次捧得双拥工作的全国最高奖,德州市民政局局长、市双拥办主任李淑华用一句话来评价:“历史性的飞跃。” 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并非易事,4年之后能够蝉联这一殊荣,德州是如何做到的?李淑华概括为两个“大量”:大量工作、大量心力。“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德州市委、市政府及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这是一项凝聚了强大合力的工作。”李淑华说。 2015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开创强军新局面,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落实总书记部署,德州把这一年当做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的关键年。 在德州,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是一项切切实实的“一把手”工程。德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勇在走访驻德部队时曾这样要求各级各部门,要积极做好服务保障,深化双拥共建,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的好局面,实现国防建设与地方建设融合发展。要全面落实双拥优抚政策,切实维护和保障广大优抚对象的权益,让他们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要在全社会营造积极支持、主动参与“双拥”工作的浓厚氛围,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强大合力,再次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 德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陈飞也表示,要把双拥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研究解决创建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各负其责、协同作战、合力推进。 蝉联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市争得省级双拥模范城满堂红,实现这一目标,并不轻松。德州是革命老区,有着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驻军单位50余个,优抚对象7.5万人。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和军分区始终把双拥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成立创建双拥模范城指挥部,抽调精干力量,实现了组织机构、工作机制、保障经费、办公场地、交通工具“五到位”。同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双拥工作的规范性文件。严格实行双拥工作“一票否决制”,对职责履行、政策落实、任务完成不到位的单位和个人,取消评先资格,这也成了创城路上的强大推力。 为推动军民融合,德州出台了《德州市深入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意见》,探索建立8项共建活动、8项共建任务、5项保障措施的“885”双拥共建内涵体系。济南空军机场落户德州市,广大干群密切配合,48天完成1万多人、5400多亩地的拆迁工作,受到空军总部赞扬。在市区铺设三条国防路,为德州军分区新营区启用解决实际困难。 2016年6月30日,德州高规格下发的两个文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赞扬。一个是关于精准帮扶农村生活困难老党员、老模范、老军人烈军属的意见,一个是关于对农村生活困难老党员、老模范、老军人和烈军属精准帮扶的办法(暂行),两个文件规定,在生活保障、医疗保障、住房保障、教育保障、就业培训、产业帮扶、社会帮扶7个方面,让“三老一属”生活无忧。老党员生活补贴每人每月提高100元。老模范和烈属给予每月100元,老军人和军属给予每月50元的生活补助。对“三老一属”农村危房优先纳入改造计划,在享受中央、省补助政策的基础上,对修缮和重建住房的再给予8000至50000元补助。与老党员、老模范、老军人共同生活的三代以内直系亲属和烈属、军属中的适龄人员,在接受教育各阶段分别给予相应的教育补助和生活补助,对特殊困难的适当提高补助标准。老党员、老模范、老军人及其父母、配偶、子女和烈属、军属中,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优先落实免费技能培训,确保至少掌握一门职业技能,在公益性岗位招聘中优先聘用。优先安排产业扶贫项目,并相应提高持股分红比例。 有关双拥工作中的本地特色政策,远不止这些:全省率先实现优待金和抚恤定补金两个“县级统一发放”,全国地市级率先实行重点优抚对象市级集中疗养的长效机制,财政投资400万元建设健康快车为身体不便的优抚对象上门查体。全市农村义务兵家庭优待标准全部达到8000元,进疆进藏兵加倍发放。每一个个性化政策的背后,都是不小的支出。然而,尽管有财力的压力,涉及到双拥工作德州依旧不遗余力。 同时,积极推行城镇退役士兵“三公开一监督”阳光安置办法,2012年以来,全市累计安置退役士兵1559人,转业士官471人,事业单位安置率达50%以上。大力实施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模式创新工程,2012年以来共培训退役士兵4458人,参训合格率和职业技能鉴定合格率均达95%以上。严格落实伤病残退役军人相关待遇,2012年以来共接收伤病残退役士兵16人,切实保障了伤病残退役军人的合法权益。 借势建设协同发展示范区,德州双拥工作抓住这一次重大发展机遇,与驻京等地军工企业对接,军民融合范围由单一保障型向多元化服务战斗力提升转变,涌现出恒特重工、恒利电机、普利森等一大批军民融合企业。 军爱民,民拥军,军民鱼水一家亲。长期以来,驻德部队始终把驻地当故乡,视人民为亲人,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勇挑重担。多次参与完成抢险救灾、维稳处突等重大任务,出动官兵、武警、消防和民兵预备役20余万人次,抢救转移遇险群众2万多人,挽回经济损失52亿元,义务献血15万毫升,义务捐款捐物价值300多万元。深入开展结对救助和帮扶贫困村活动,先后帮助28所中小学校改善教学条件,帮助600余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与26个贫困村结成帮扶对子,赠送价值100多万元的物品,走访看望困难群众4000多人次。 近期,为帮助优抚对象解决住房困难,根据《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等规定,结合当地实际,德州市民政局、发改委等十部门(单位)联合印发《德州市抚恤定补优抚对象住房优待办法》,规定城区优抚对象同等条件下优先实物配租,优先发放租赁补贴资金,符合经适房购买条件的优先选房和配售;符合农村危房改造条件的优抚对象家庭,优先纳入农村危房改造范围,优先纳入灾区民房恢复重建、集中居住区建设范围,对翻建危房、维修旧房的,房屋登记费减半收取,办理土地证件时免收登记费。(综合山东广播电视台、德州日报、德州广播电视台、德州晚报)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拨打新闻热线0531-81695000,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