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税改革是绿色税收制度建设的重头戏,通过资源税收的“国家态度”撬动“绿色发展”,正是题中之义 有句电影台词,“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其实,把答案换成“资源”,也同样可以。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和保障。资源短缺、环境污染,是当今各国在发展中所面临的共同问题。 近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全面推进资源税改革的通知》,矿产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水资源税改革试点等,将自今年7月1日起施行。继全面实施“营改增”之后,又一次重大税制改革,剑指资源领域的现状和问题。 中国发展成就巨大,但不可否认的是,发展迅速、人口众多,也使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更为严峻。这不仅与我国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有关,也与我国缺乏完善的资源税制有关。 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盐税制度为基础,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正式建立资源税制度,历经多次重大调整,逐步形成了现有的制度框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这一税制还需“与时俱进”。比如,计税依据缺乏弹性,不能合理有效调节资源收益;比如,征税范围偏窄,许多自然资源未纳入征收范围;比如,税权集中,不利于调动地方积极性。一系列突出问题显示,改革已经是“不改不行”。 这次改革,着力解决的是税费重叠、功能交叉问题,取缔违规、越权设立的各项收费基金,合理确定计税依据和税率水平,结合我国资源分布不均衡、地域差异较大等情况,赋予地方适当的税政管理权。说到底,是为建立规范公平、调控合理、征管高效的资源税制度,有效发挥其组织收入、调控经济、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作用。 从三个方面看,全面推进资源税改革,都能激发出一定的“红利”。从企业角度看,税费关系进一步规范,资源企业负担将总体减轻。从地方政府角度看,地方政府制定相关税收政策更加因地制宜,地方发展经济和组织收入的积极性将提高。从资源利用角度看,税收调节机制将更加完善,资源利用效率得到提高,资源浪费有望得到缓解。 当前,资源开发和使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资源利用效率比较低,过度开采带来环境问题,“资源诅咒”使得资源枯竭后当地相对贫困,等等。资源税的改革,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这些问题。同时,资源税分配方式的转变,也应进一步体现公平原则。而在计征方式上,要充分发挥税收杠杆调节作用,引导社会投资向节能型能源产品生产转移。这些,可说都是资源税改革的未来方向。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两会期间,环保部部长陈吉宁透露,环境保护税立法工作正在积极推进。环境税和资源税如能“双剑合璧”,对于资源持续合理利用、环境保护等,将产生更积极的影响。 资源税改革是绿色税收制度建设的重头戏。落实新发展理念,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通过资源税收的“国家态度”,引导生产经营消费,撬动“绿色发展”,正是题中之义。更重要的是,全面推进资源税改革,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不到三年改革行将落地,其速度之快、步履之稳,让人们对更广范围、更深程度的税改有了更大的信心。(陈柳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