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爱上运动 可是,我们去哪里? 兰州市区公共健身场地匮乏 市民呼吁有关部门完善体育设施 居民区或公园内的健身器材是目前市民健身的首选。兰州晨报首席记者 裴强 摄 央广网兰州7月28日消息 生命在于运动。时下,人们对运动的渴求度越来越高,他们或快走,或慢跑,或爬山,或骑行,或来一场酣畅淋漓的足球、篮球比赛,每天微信运动上走了多少步,咕咚上记录了多少公里,Keep上消耗了多少卡路里,都成了男女老少鞭策自己继续锻炼的有效工具。 与现实相悖的却是,大多兰州市民在自己周边难以找到一块运动场地——去哪里运动,成了不少市民的烦恼。 运动已成为每个人的一种生命状态 6月份刚刚结束的兰州国际马拉松赛释放了兰州市民的运动激情。“网络报名堪比购物‘秒杀’,现场排队的热闹景象与春运别无二致。”是兰州市民对今年马拉松“幸福遭遇”的完美总结。参加一场力所能及的健康赛事,成了不少市民的愿望。 为何会出现如此火爆的参赛场面?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喜欢健身的人多了是首要原因。近年来,人们对健身的认识更加成熟,希望通过锻炼来获得健康的人越来越多。 “以前都觉得只有退休后的老人或是职业健身人士才有时间锻炼,这两年自己开始运动,才发现只要愿意,运动的时间总是能挤出来的。”40岁的徐先生认为,运动既不是退休老人才能有的生活,也不是文艺青年追捧的时尚方式,而是已实实在在成为了自己日常的生命状态,每个人都愿意也有能力参与进来。 “身边的朋友有参加户外登山协会的,有参加徒步运动团体的,也有像我这样参加自由组织的羽毛球队、篮球队的,总之,就是一伙热爱运动的人凑在一起,约个方便的时间,找个合适的地点,大家一块儿运动。”徐先生说,这两年来,他发现身边热爱运动的人越来越多,而且不少原先不怎么热衷于此的人也渐渐被带动起来。 身边运动场地难寻,花钱还得“抢” 结束了一周的繁忙工作,周末找个场地踢一场酣畅淋漓的足球是市民小王和朋友们的期盼。然而,受条件限制,他们如今已经“懒”到每个月踢一次球了。究其缘由,没有场地是最大的问题。 和小王一样,在兰州某事业单位工作的龚先生是个足球迷。几年前,他召集十来个同事、朋友“组建”起了自己的“足球队”,每个周末,他们就会和其他队“约战”,可为了找到足球场,队员们早上很早就驱车到体育公园或是大砂坪或是西固的学校抢占场地。“就是这样,为了保证场地,都得提前预订。”龚先生说。 “300块钱2个小时的场地费,这在兰州基本都要靠抢,而且很多时候还抢不上。”小王说,篮球、足球都受场地限制,学生上学的时候偶尔能在学校操场蹭个场子,一旦学校放假关门,就很难找到运动场地,而且学生群体还会挤占原先就少得可怜的公共场地,使得上班族们基本上没有地方开展团体运动。 喜爱打羽毛球的许先生也有同样的烦恼,为了找个羽毛球场馆,住兰州东岗的他每周三、六都背着球拍往西关和文化宫跑。“现在是找志同道合的玩伴不难,找一块合适的场地难。”许先生叹道。 体育成绩进中考,家长带领学生挤进健身房 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就是,2016年开始,兰州中考体育首次实现集中统考,并以50分计入中考总分,体育成为家长眼里的“拉分”科目,学校和学生、家长相应都因此更加重视孩子的体育锻炼。中考体育考试项目采取3+2的方式,必测项目为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男生引体向上、女生仰卧起坐,足球运球等3项;选测项目在篮球运球、排球垫球、50米跑、一分钟跳绳、立定跳远、掷实心球等6项中自由选择2项。 从考试项目来看,除了仰卧起坐、跳绳、立定跳远几个项目之外,其余的足球、篮球、排球、实心球甚至跑步等运动,都需要有专门的运动场地,男生引体向上等项目即便简单,也需要有单双杠等器材。而在兰州,除了各大学校的运动场地之外,几乎很难找到一处能进行如此丰富体育运动项目的综合场地。 “儿子明年就要参加中考了,引体向上一直不达标,学校放假了又没有场地练习,只能在健身房找个私教指导了。”突然把体育成绩纳入中考,张先生和许多家长一样,面对孩子升学的压力,一点都不敢怠慢,不爱锻炼的他不仅每晚带着孩子到黄河边跑步,在假期还给孩子在健身房办了卡,请了私人教练专门教孩子力量练习,“如果市区有这种锻炼场地,也不用到健身房花这个冤枉钱,可我着急的是,跑步和力量练习都可以在健身房和室外做,像足球、篮球、排球这些项目,除了学校,在兰州市区真的很难找到这样的公共场地自己练习,而学校一放假基本就锁门了,根本进不去。” 在兰州四中从事体育教学多年的刘应斌认为,城市公共体育设施的完善对学生提高体育成绩和加强身体素质的锻炼有极大帮助,因为中小学校体育场地开放的时间有限,而且一到假期基本就处于关门状态,如果市内体育场馆、运动场地体育设施完善的话,就可以给学生在学习之余和假期进行体育训练带来方便。 至少有一半以上的体育馆和健身场所不对外开放 各类健身场地的火爆和市民健身需求的热度凸显出兰州公共健身用地的局促。据兰州市体育局提供的一份材料显示,截至2013年底,兰州市共有体育场地4671个,室内场地167个,室外体育场地4504个,体育场总用地面积533.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2.6万平方米,场地面积393.5万平方米。每平方公里土地上拥有0.357个体育场地,平均每万人拥有12.8个体育场地,人均占有体育用地面积为1.47平方米,人均占有建筑面积为0.15平方米,人均占有体育场地面积为1.081平方米,人均占有投资金额为407.89元,人均占有观众坐席为0.033个。这份数据还包含了学校、企事业和省上的一些体育场所。在4671个体育场地中,体育系统辖属100个,占总数量的2.0%;教育系统辖属2542个,占总数量的52%,企事业单位辖属217个,占总数量的4%。也就是说,至少有一半以上的体育馆和企业内部的健身场所,几乎不对外开放,这就使兰州市现有的公共体育用地更是捉襟见肘。 对于运动场地少的现状,不少市民也在呼吁相关大、中、小学校对外开放校园操场。兰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回应称,校园开放涉及的问题较多,首先是安全问题,如果进校园锻炼出现了意外,没有谁能担得起这个责任;其次,场地维修、保养费用和值班人员工资等没有解决途径。此外,学生在校时间有严格规定,开学期间学生必须按时到校和离校,而在假期按要求学校也需关闭,因此也无法做到校园操场的开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