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中印边境冲突期间,有记者访问美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这位朝鲜战争期间的“联合国军”总司令忠告:“谁想跟中国陆军打仗,一定有病。”而在此之前,二战时期的另一位名将、英国元帅蒙哥马利结束访问中国后,在香港记者招待会上,也说了意思几乎相同的一段话:“在这里,我要告诫我的同行,不要同中国军队在地面上交手,这要成为军事家的一条禁忌,谁打中国,进得去出不来!” 第一军情作者:贾永对于97岁的老红军孙金道来说,80年前的那场远征给予他的最深记忆,就是两个方面:打仗+挨饿。 “一年多时间差不多天天都在打,都在跑,都在饿肚子。”孙金道当时是红四方面军90师270团的传令兵,长征开始的时候,还未满16岁。他清楚地记得,到了西北,“才美美地睡上了昏天黑地的一大觉。” “苦是真苦,不过有了那样的经历,就再也不担心沟沟坎坎了。”直到今天,老人依然为自己的长征印记——右腿上的两处枪伤自豪。 16岁的小红军,从此成了坚强的战士。那么,对于一支军队,这场艰苦卓绝的漫漫远征,又意味着什么? 红军长征。(油画) 红军总司令端着机枪冲向敌阵 志愿军司令员单车闯到敌后方 一支军队,两条河流,两番苦战——截然不同的战局,检验了截然不同的两种战略战术。 湘江之战,面对5倍于己的敌人围追堵载,红军损兵大半,几近覆没;四渡赤水,面对10倍于己的敌人重重包围,红军冲出包围圈,绝地重生…… 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广西北部的湘江,成了长征的灾难之地——中央红军在通过国民党精心构设的第四道防线时遇到了灭顶之灾:头上是狂轰滥炸的飞机,身后是潮水般涌来的中央军,前方是设防堵截的桂军和湘军,红军被死死压在宽30公里、长80公里的椎形地带…… 长征之初大搬家式的撤退捆住了红军的手脚,也夺去了一次次稍纵即逝的战机,成千上万的官兵在敌人的炮火中如同裹进了“狡肉机”。 苦战5天5夜,虽然党中央和红军主力涉险过江,8.6万人的长征大军却锐减至3万余人,14位团以上干部血洒湘江两岸…… 不到两个月,红军在黔北山区多雨的早春面临的局面比湘江血战更为严酷:队伍疲惫,伤病严重,缺衣少粮,人均子弹不足3发……敌我力量之比,达到空前的40万:3万。表面上看,红军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蒋介石坐镇西南,梦想挟湘江之战之勇,彻底解决中央红军于川黔滇边界。 然而,蒋介石忽视了这样一个细节:毛泽东回来了,那支灵活机动的红军又回来了! 党和红军理想的航船驶进最狭窄航道的关头,毛泽东再次阔步走向船头——贵州,成了他力挽狂澜的开端。 第一仗,西进土城受挫。毛泽东没有恋战,迅速渡过赤水河,作势北渡长江。当蒋介石匆匆在长江南岸布置几十个团阻拦,毛泽东却杀了个回马枪,掉头二渡赤水,取桐梓、夺娄山关、重占遵义城,5天内歼灭蒋介石嫡系吴奇伟部两个师另8个团。 这是红军长征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 蒋介石飞重庆、飞贵阳,亲自督战。国民党中央军和川、黔、滇各省军阀部队铺天盖地向遵义城扑来——毛泽东却毫不恋战,红军从茅台镇附近第三次渡过赤水,用1个团伪装主力继续向西挺进川南,再次摆出北渡长江的姿态。 对红军渡江北上深信不疑的蒋介石,并没有吸取上次的教训,立刻调兵向川南压缩。红军主力突然回撤,从敌军间隙穿过,四渡赤水。尔后南渡乌江,兵锋直指贵阳—— 这一着奇兵,吓坏了正在贵阳的蒋介石。守军仅一个团的贵阳城乱作一团,蒋介石急调滇军入黔“救驾”。 不料红军却是虚晃一枪,继而挺进云南,前锋抵达距昆明城仅7.5公里处——由于主力都赶去救蒋介石,昆明守军也吓得不敢出城作战。 “如同威逼贵阳一样,毛泽东只想使蒋介石调回更多的军队保卫昆明,”军事专家徐焰说,“实际上,他的目标是北渡金沙江。” “毛泽东对蒋介石故技重演,而蒋却像巴甫洛夫训练出来习惯于条件反射的狗一样,毛泽东要他怎样,他就怎么样。”美国作家索尔兹伯里在《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中这样写道。 蒋介石果然从金沙江附近撤回3个团防卫昆明,金沙江变成几乎不设防的地带。 机不可失。毛泽东挥兵三路,以每日百里的强行军,急赴金沙江最近的3个渡口,用7条小船抢渡金沙江。 红军,就此跳出了国民党几十万大军的包围圈,也度过了长征中最危险的阶段……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这,就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创造的战术原则。 靠着这样的战略战术,从井冈山斗争到开辟赣南闽西根据地,红军一次次粉碎蒋介石重兵围剿;忽视和放弃了这样的战略战术,甚至不顾自身弱势与强大的敌人死磕硬拼,红军先败于第五次反“围剿”后败于湘江之战,一次比一次输得更惨。 “‘十六字诀’改变了古往今来的胜败标准,这种创新也颠覆了世界上所有军事体系的胜败标准。”军事专家金一南指出,今天,当全世界都在谈论军事革命的时候,美国人却说,还有另一场军事革命:毛泽东的军事革命。 毛泽东的战略战术,就是建立在实事求是之上的勇于创新,就是对敌情我情世情的深刻洞悉和牢牢把握。 日军独立混成第四旅一名叫做香川孝志的伍长,在战斗中做了俘虏,他想自杀,做天皇的“护国之神”。这时,在八路军那里,他突然发现了一本书——正是这本书,改变了他后来的命运。 “这本书不能完全读懂,但我看到了一遍,如雷击顶,使我震惊。”他所震惊的是,还在日军兵锋正盛的战争第二年,书中已经预见到将来的战略大反攻了。香川孝志提出要见书的作者。 这本书就是《论持久战》。毛泽东指出,只有坚持全面全民族抗战路线和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弱国才能最终打败强国。 在延安的窑洞,香川孝志见到了毛泽东,从此走上反战之路。 蒋介石显然没有看到这一点。正面战场失利之后,国民党正规军在一片“亡国论”声中向大后方溃退而去。 在劣势中寻机求生存,在被动中寻机求发展。经历长征的淬火和抗战的锤炼,这样的战略战术日臻发展,共产党所领导的队伍越打越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