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记者斯诺记载:“……仅一方面就翻越了18座山脉,其中5座经年被雪覆盖,跨过了24条河流,历经12省,还突破了中央军和10个不同省份军阀的包围,穿过了数十年来没有一支中国军队经过的10个土著地区。” 川西大凉山,就是斯诺所说的数十年中没有一支汉族军队能够经过的地方。 1935年5月,红军巧渡金沙江后,进入大凉山腹地。 担负开路的工兵连遭到彪悍的彝族群众围攻,武器被夺走,指导员被打伤,甚至连身上的军装也被抢走了。谁料,红军战士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彝胞们被深深感动了。 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按照彝家的风俗,与彝族首领小叶丹歃血为盟、结为兄弟。刘伯承从腰带上解下跟随他多年的左轮手枪赠给小叶丹,小叶丹则把自己心爱的坐骑送给了刘伯承。红军顺利通过彝族聚居区,民族解放的火种从此也在大凉山扎下根来。 “长期受旧军队压迫的少数民族群众第一次看到了一支不一样的军队,也永远记住了红军的红五星。”长征史专家岳思平说,长征使亿万沿途民众认识了红军。长征时期党和红军的群众路线,不仅有效打击和瓦解了敌人,而且提高了沿途广大人民群众的革命觉悟,也为日后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胜利提供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担任过四川省委书记的天宝,就是从寺庙中脱掉身上的袈裟,毅然参加长征的。跟随红军走到延安、走上革命道路的奴隶娃子,还有担任过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的协饶登珠、担任过青海省政协主席的扎喜旺徐……长征放飞了他们的理想,作为最早的藏族共产党员,他们被毛泽东称为“佛祖赐给我们红军队伍的宝贝”。 经历过生死考验,他们的意志像钢铁一样坚强;经历过绝地生存,他们的生命像种子一样旺盛。包括一、二、四方面军和红25军团在内的30万长征大军,最终到达陕北的仅仅3万余人。然而,正是这样一批人改写了历史。萧克将军生前回忆,抗战爆发后,连红军的炊事员和卫生员,都能到敌后发动起一片群众,创建根据地。 麻雀战、袭扰战、地道战、地雷战……人民军队与根据地群众用迸发出的战争智慧,创造出一整套令日寇闻风丧胆的战法。虽然敌后军民没有铁甲战车,但整个大地都成了抗日军民的装甲和伪装。日军惊呼:“皇军大大的去,八路小小的有;皇军小小的去,八路大大的有!” “人民群众的力量,比任何天时、地利都重要。”老红军强勇还记得,为了不让日军获得良好的据点工事,老百姓协助八路军拆毁了河北各县所有的城墙;为了不让狗叫,便于八路军袭击日军,河北人民在4个月内打死了境内数十万条狗。到1940年,冀中平原已经道沟纵横——敌后武装可随时在沟中行动,日军的汽车装甲车则寸步难行。 淮海战役第三阶段,支前民工与参战兵力比例达到9:1。88万辆独轮车,往前线送去了足够一个城市吃上5年的9.69亿斤粮食。军史专家尚伟说,空前浩大的人力动员,几乎超出了最高的负担界限。“人民群众之所以能够‘倾家荡产,忍受一切艰难;支援前线,克服一切困苦’,是因为他们深深认识到,只有共产党的军队,才是真正人民的军队。”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当成千上万的市民推开家门,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蒙蒙细雨中,马路两侧的屋檐下,一排排解放军抱着枪,和衣而卧。 胜利之师的仁义之举,令上海市民感动。气象学家竺可桢在那天的日记中这样写道:下午三点,起微雨,子夜大风……解放军在路站岗,秩序极佳。 占领上海的主力部队之一为华野劲旅27军,军长是长征时期担任过红四方面3个团团长和政委的聂凤智。为了保护这座中国最大的都市,这员有名的虎将命令部队“瓷器店里打老鼠”,宁肯多流血牺牲,也不使用重武器。 66年后的一个冬日,几乎相同的一幕,又发生在了一座北方城市。 2015年12月28日,当清晨的阳光唤醒石家庄的时候,人们没有察觉到,与他们相伴了整整46年的英雄部队,已经悄然告别。 作为全军第一个因改革而进行部署调整的军级单——27集团军从河北移防山西,万人千车动,搬迁寂无声。相隔多年,还像当年一样秋毫无犯,还像当年一样不入户、不扰民。 从南方到北方,从战争年代到和平时期,一代又一代官兵始终牢记这样的教诲:只有秋毫无犯的军队,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只有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军队,才是真正能打胜仗的军队。 抗美援朝战争。 指挥强渡大渡河战斗的聂荣臻,建国后成了国防科技事业的奠基人。他把中国的运载火箭定名为:长征。长征胜利35周年的时候,聂帅亲自选址,把一座大型的航天发射场,建在了当年刘伯承与小叶丹彝海会盟的大凉山中。 今天,中国航天发射已经由群山腹地和戈壁深处向大海边迈进。就在一个月前,当孙金道老人和满堂的儿孙,在电视机前看到新一代运载火箭在新建成的海南文昌发射场呼啸飞天的壮观场面,执意喝下了满满一碗米酒——老人文化不高,但火箭尾翼上那团火红的标志,却认得清清楚楚:长征! 80年过去,孙金道这一代用青春热血谱就了英雄史诗的红军战士,已经越来越少。然而,就像接力飞天的长征火箭一样,人民军队的新长征不同样一日千里吗? 走好每一代人的长征。这是那一代军人的初心,也是新一代军人的梦想。 本作品版权归“第一军情”所有,欢迎转载。 投稿邮箱:pladyjq@163.com 邮件名请这样写:作者姓名+稿件标题 第 67 期 内容转载自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