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晓辉在训练场上。 本文图片均为 澎湃新闻记者 袁璐 图 “跑!跑起来!”卢晓辉提高嗓门吼道。雨后草坪绿得扎眼,六十几名橄榄球运动员,男女各半,年龄最小的14岁,最大的28岁,在训练场上奔跑,对抗。运动员的呐喊声,教练的训斥声,混杂在一起。 卢晓辉身穿黑色运动服,戴着白色的棒球帽,帽沿下他的皮肤黢黑,表情严肃。这位山东省威海市体育训练中心橄榄球队的总教练将双手扣在身后,缓慢地踱着步子,穿行在不停奔跑的运动员中。 这是国内目前实力最强的一支的专业橄榄球队。此前,以这支橄榄球队队员为主力的男女国家队分别以预选赛第五和第四的成绩,错失了进入今年里约奥运会的门票。 上世纪90年代,橄榄球项目传入中国。而这项运动在国内被重视,还是在2009年七人制橄榄球成为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以后。 但与奥运会上备受瞩目的热门项目相比,卢晓辉和他的橄榄球队始终游离在大众视野之外,多年来,他们的进退攻防都显得寂寞。 男运动员室外训练中。 “奥运争光计划” 8月9日早上6点,里约奥运会的赛场上,澳大利亚橄榄球队和新西兰橄榄球队正进行最终对决。 当天训练前,卢晓辉举着手机,看了这场十分钟的决赛。他盯着屏幕,专注地看着两支队伍的对抗,观察队伍的体能消耗,情绪变化,防守和进攻的方向,哪些失误可以避免。 这次奥运赛场上的十二支队伍,卢晓辉带领的球队早前与之已经有过较量。他承认,如果自己的队伍去比赛,目前拿冠亚军不太可能。“近几年项目进奥运会以后,女队水平涨了一大块。每个国家都在进步,这两年我们进步慢了点。” 橄榄球入奥以后,全国十几个省才开始建立橄榄球省队。2013年,橄榄球被列入第12届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运动会的正式比赛项目。 以四年为一个周期,各省队都力争在各种比赛中取得最佳成绩。“中国是奥运争光计划,只要是奥运设项的,省里就会设项。”卢晓辉对澎湃新闻说。 但一个周期后,很多省份相继取消了橄榄球队,“拿不到成绩就不搞了。”卢晓辉点燃一根烟,眼睛被飘散的烟圈熏得眯成一条线。 事实上,中国橄榄球国家队在2004年之前已经成立,队员主要来自国内沈阳体育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等几所高校。 橄榄球早期只在国内几所高校里流行,第一拨教练和球员都是从其他项目转来。比如卢晓辉大学时橄榄球队的教练是跳远出身,后来去台湾地区和日本学习了一些橄榄球技术后回国执教。 那时,国家队遇到有比赛的情况,通常是集中训练一个月后,再发给每个队员两套衣服,然后直接拉出去比赛。 项目冷门,经费也紧张。曾在国家橄榄球女队待过的孙世超记得,在马来西亚的一场比赛,一名队员受伤被救护车送进医院,因为之前已有一名队员负伤被抬进来,经费有限,这位队员拖着腿就想离开,幸好被人拦住了。 女运动员室外训练中。 以前,卢晓辉在中国农业大学橄榄球队的时候,发到他手中的一件比赛服,得穿上好几年,等到毕业的时候,运动员再把比赛服传给下一届的队员,接着穿。 不过卢晓辉对这项新运动有足够热情,他认为,还有机会。 在国际奥委会决定橄榄球是否重新纳入奥运会比赛的投票那天,卢晓辉很紧张,他一直关注着投票结果。 那时,他还在中国农业大学橄榄球队当教练。当天晚上,他的朋友圈开始被刷屏,但直到结果出来,心才能安定下来,“每个人都想自己的项目得到肯定。” 卢晓辉深谙体制的规则。在他看来,入奥是把双刃剑:“典型的竞标主义下,会丢失一些项目本身的东西,但对我们的项目大发展也有绝对好处。” 如今,省里的橄榄球队能得到政府的投入,总算解决了运动员基本的吃饭和住宿,“每年都有点钱去买买装备和服装。”卢晓辉也有更多机会带着球队到国外训练,学习国外的技术。 但这部分投入毕竟有限,卢晓辉的忧虑并没有完全消除。“橄榄球不同于足球和篮球有很高的曝光率,招商容易,我们是小众项目,厂家也不会投钱。” 从几年前开始,卢晓辉只要碰到一些大公司的老板,他硬着头皮,主动找人谈赞助。但送上门的,至多是几千瓶水和几百箱牛奶,“有赞助也是出于人情,并不是因为看好这个项目。”他满脸无奈。 橄榄球入奥以后,偶尔,有父母主动带着孩子找卢晓辉说想学橄榄球,但找他的,都是体育圈内的人,要么是体育老师,又或者是体育局的某个教练。 但和过去不同,现在的教练都有学橄榄球的背景,卢晓辉找的体能教练都是从北京体育学院毕业的研究生。教练团队人员一共6位教练,平时训练中各有分工。“现在做专业的事,不能太业余。” 运动员进行对抗训练。 选择与被选择 2004年,卢晓辉开始担任国家橄榄球女队主教练。四年以后,他当时在农业大学的教练取代了他的位置。失意之时,2009年底,山东省体育局的领导跑到农大找到卢晓辉,让他参与橄榄球队伍的组建。 祖籍山东青岛的他决定回到老家,重新开始。 4月11号,是到山东队的日子,卢晓辉记得特别清楚。“就在这个房间。”他双眼环视了一下自己的单人房间感慨地说。 他的老婆孩子都在北京,从国家队到省队,卢晓辉实现了一次自我放逐,像一次孤独的旅行。“我只是想要一个平台,有资源可以用。” 孙世超是跟着卢晓辉从北京到威海的几名运动员之一。那时,国家队的队员四处签约,一个省队可以签下五名运动员。 2008年,学田径的她以高水平运动员的身份考入中国农业大学,加入了橄榄球队。那是她第一次接触橄榄球。一年以后她被选入国家队,每月补助600元。 到了威海,孙世超从校队里的学生转换成为一名省队的专业运动员。“我们几个是跟着卢教练来打江山的。”孙世超笑着说。 刚到训练基地的“冠军公寓”里,没有电视,只有一张单人床。两个月的时间里,卢晓辉闷在房间面,一个人在食堂吃完饭,到操场上遛个弯,再回屋里写发展规划。他不甘心。 三个月以后,他开始挑选队员,驱车到山东省各个地市,中学,体校,到处转悠。很多人对橄榄球这项运动并不了解,每次去他都像一个孜孜不倦的布道者,找教练聊完找家长,找家长完了再找学生。 很多次,他都吃了闭门羹。一次,他开着车去了青岛体校,想说服一个优秀的田径体育生加入橄榄球队。到了以后,被学校拦在了门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