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赴欧美日留学的代表人物,左起:蒋梦麟,蔡元培,胡适,李大钊
一 胡适(1891—1962)于1912年发表《非留学篇》,指出了当时中国出洋留学的四大弊端:“留学者,吾国之大耻也!留学者,过渡之舟楫而非敲门之砖也;留学者,废时伤财事倍功半者也;留学者,救急之计而非久远之图也”。至于“留学当以不留学为目的”的原因,对于面对“五千年未有之变局”,以救亡图存为目的的胡适一代青年人来讲是可以理解的。因此,清末民初出国留学的仁人志士大都选择军备、西政、西艺、西学等实科来救亡图存。但今天看来,留学是永远也不会终止的,特别是在世界已经逐渐成为一体的当代,各种文化间的同步性和相互依赖愈来愈强烈。生活在全球化今天的人们,更不会停止跟其他民族的交流和互动,因为每种文明体系的进步总离不开与异质文明的交流与融合。美国历史学家麦克尼尔(WilliamH.Mc⁃Neill,1917—)甚至认为“与外来者的交往是社会变革的主要推动力”。留学自始至终承担着促进各国、各地区的沟通与共同进步的使命,是人类文明传播的重要依托。它通过教育帮助不同地域、不同种族的人群实现了相互沟通。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留学生,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了国外的各种奖学金和基金。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资金的不断增加,由中国政府和中国民间支持的奖学金生的比重不断上升。今天不只是中国莘莘学子负笈国外,也有大量由中国政府支持的海外学生到中国来留学,逐渐形成了一个真正的互动。 实际上,早在20世纪初康有为(1858—1927)逃离祖国之时,他已经认识到了在国内遍寻、苦读关切中国社会时弊的西学新书,远不如自己亲自到欧洲考察来得便捷。于是他后来提出了“当读中国书,游外国地”的主张,认为:“以互证而两较之,当不至为人所恐吓,而自退处于野蛮也。”跟这种考察相比,留学的方式尽管耗用的时间较长,但更能彻底地达到康有为的目的,亦即将游历见闻与本土文化参照,进而考察历史与当下的得失。在地域上,留学需要负笈他国,在方式上,也需要进入学校教育或研究机构,并以学习研究为主要的目的。 20世纪30年代,著名中外交通史家张星烺(1889—1951)先生认为,自明代中西交通以来,欧化东传之媒介,大致可分三种:一是由欧洲商贾、游客、专使及军队之东来,二是由宗教家即传教士之东来,三是由中国留学生之传来。留学生这个群体,在中国新文化的建构中,作出过巨大的贡献,他们同时也是社会变革的中坚力量。正是因为这场史无前例的巨大留学运动,使得中国文化在近代改变了发展方向。而舒新城(1893—1960)也认为:“无留学生,中国的新教育与新文化决不至有今日,……现在教育上的学制课程,商业上之银行公司,工业上之机械制造,无一不是从欧美日模仿而来,更无一不是假留学生以直接间接传来。”在中国从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进程中,留学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些从西方国家以及日本留学回来的人士,承担了传播新文化的媒介作用,他们是社会变革的先锋。甚至毛泽东(1893—1976)也指出:“那时,求进步的中国人,只要是西方的新道理,什么书也看。向日本、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派遣留学生之多,达到了惊人的程度。国内废科举,兴学校,好象雨后春笋,努力学习西方。”直接接触异质文化使得他们获得了现代意识,并且成为了西方文明的载体,促进带动了整个知识阶层的转型。他们的存在使中国真正拥有了现代意义上的具有批判精神的“知识分子”。他们引进了近代西方的教育思想和教育体制,培养了一大批近代化教育的师资,加速了中国教育从私塾走向近代化的进程,从革命思潮的传播,到社会自然科学的引进,乃至语言文字的改革,都涵盖其中。英格尔斯(AlexInkeles,1920—)认为,“人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必不可少的因素。它并不是现代化过程结束后的副产品,而是现代化制度与经济赖以长期发展并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人的现代化是现代化赖以进行并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并且个人现代化还构成了现代化的目标:现代化追求经济发展,其根本目的还是在于人的发展和人的解放,因此个人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最有价值的目标。实际上,留学生已经成为了影响近代中国变革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的发展轨迹,反映了中国走向世界的历史进程,以及中国人对世界认识的逐步深入。 作为一种跨文化的实践活动,留学是与异域的相遇,是一种他者的眼光与陌生现实的相遇。留学行为导致异质文化之间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方面的交流碰撞,有时甚至会产生极端的社会变迁。留学之所以重要,首先在于它超越了本土的视野,用另外一种眼光来看待世界。其次,对于留学生来讲,同样的学科可能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意义,因为他们有着跟本土的学生完全不同的思想脉络。留学又是一种时空过程。在留学过程中,时间的维度常常会让留学生进入未来的场景,使得留学生所在国的传统时间与所到之处的当下时间及其所预感到的未来交织在一起。而空间的转移不但有地理形态的骤变,更有人文环境的巨大差异。实际上,从一种空间向另外一种空间的延伸,使得留学生们的眼界得到了拓展。近代中国积贫积弱的特殊现象,也常常使得留学生个人的漂泊体验与国家的苦难遥相呼应,有着与母体文化难以割舍的血脉关系。留学生的留学国、学科等背景及其留学经历本身,都会对其后来的政治和社会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这批人的身份认同必然要放在中华民族的近代以来的历史中才能得以理解。 除了书本上与国内完全不同的知识体系和研究方法之外,随着在异域所遇到的愈来愈多“匪夷所思”的新事物,自我所属的文化及身份认同的危机,新的空间体验,必然与所在国家的社会文化形成反差,并在此基础之上对自己的身份认同及文化认同进行反思。因此往往会引发出一些深刻的洞见和富有启发意义的观点。 留学生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一方面,他们在国外生活、读书,向国内传播前沿的思想、文化乃至科学知识,很多的学科也正是通过留学生的引进才在中国发展起来的;另一方面,他们在向所在国介绍中国文化以及让更多人了解中国方面,也发挥了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崭新的知识结构以及对现代文明的深入观察和切身感受带来的思想观念的改变,使他们身上呈现出了传统与现代的相互交织现象。留学生的本土意识也正是在融入世界潮流的时刻得以凸显。 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