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58,打造新闻资讯第一网!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房产家居

热门关键词: as  骗锟斤拷  1111  xxx  骗子

教育部组织编写的义务教育三科教材试教教师谈体会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华北互联 人气: 发布时间:2016-09-03
摘要:注重引领贴近生活形式活泼——教育部组织编写的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三科教材试教教师谈体会与学生一同感受历史的脉动湖北省水果湖一中万正龙2015年年

注重引领 贴近生活 形式活泼

——教育部组织编写的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三科教材试教教师谈体会

与学生一同感受历史的脉动

湖北省水果湖一中 万正龙

2015年年底,我有幸参与了教育部组织编写的初中历史教材试教工作。当时,我正在进行七年级历史学科三国时段的教学。巧的是,我试教的课程中就有《三国鼎立》这一课。想想自己是最早尝试使用新教材的一线教师,心情无比激动。

拿到新教材,我的第一感觉是变薄了,迫不及待打开书,一口气将教材从头至尾通读了一遍,发现主要史事并没有减少,但历史发展的线索更加明晰。在我深入到具体篇目《三国鼎立》时,发现教材匠心独具,令我欣喜。新教材尽管还是传统上《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三目,这也是三国时期的主要史事,但从叙述内容上看,在简洁精当的叙述背后都暗含着一条主线。比如在《官渡之战》一目结束时称曹操打败袁军“为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在《赤壁之战》一目开始讲曹操挥师南下,准备“统一全国”,在《三国鼎立》一目中讲曹操转而经营关中,“完成了北方的统一”,最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魏蜀吴三国各自发展经济,促进了全国各地的发展。这实际上已经为下一课讲西晋统一全国做了清晰的历史背景叙述。新教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的主线非常突出,即便是讲分裂、讲割据,也是为后文讲述国家统一做铺垫,有利于学生学习了解历史发展规律。

围绕主线,教材设置了丰富多样的栏目加以辅助教学。《课后活动》中曹操诗作“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及其问题“诗中的‘壮心’指的什么?他实现了吗?原因又是什么?”,教材这样的设问,能引导学生做纵深的历史探究,在史实的推进与师生互动中,让学生逐渐明白曹操的壮志是统一全国。

讲课过程中,我还特别注意到了教材三幅历史地图的设置。因为通常历史教材中,一课出现一幅历史地图就不少了,而这里同时安排了三幅。在简练的文字旁,配上直观的形势图,使错综复杂的时间、地点、人物、关系等立刻变得明了而生动,这不但有助于学生学习掌握知识,而且非常有助于培养学生“左图右史”的历史学习方法和时空观念的养成。新教材这种编排设计,朴素大气,令人眼前一亮。

课堂教学结束时,我要求学生依据自己的理解构建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形势形成之间的联系,画出《三国鼎立》一课的思维导图。批阅学生作业时,我很欣慰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准确把握,甚至认识到三国鼎立是国家逐渐走向统一的历史阶段。

总的来说,新教材图文并茂,史事叙述严谨,较好地兼容了教材和学材的作用。它给历史课堂搭建起了一个有韵味、可触摸、可参与的教与学空间,让教师和学生一同感受历史的灵魂与脉动。

帮孩子感知世上的温暖

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 安子琴

我试教了教育部组织编写的《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上学路上》一课,曾经在三个不同的班级里进行了尝试。我最大的感受是,新编写的这课内容与孩子的社会生活更加贴近,它不仅关注知识性内容的学习,更关注孩子在社会生活中的情感体验。

原来教材中有关“上学路上”的内容,主要侧重安全教育,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和规则意识。而新编写的《上学路上》一课,除了有安全常识和交通规则的内容,还专门设置了“路上的温暖”这一话题。老师可以结合教材设计的情境,在教学中引导孩子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和发现:在你的上学路上,有哪些人,做了哪些事情,让你感受到温暖呢?教材这一环节的设置,就不仅仅局限于安全意识与规则意识的培养,而是要进一步激发孩子感受爱的能力,点亮孩子的感恩之心。我也把这作为本课教学的难点和创新点。

课堂上,不少孩子第一次有意识地去观察自己上学路上的人和事情。有的孩子发现,自己的书包是爸爸背着,爸爸在路上总是走在自己的外侧;有的孩子发现,公交车站的协管员在自己下车的时候扶了自己一把;有的孩子发现,妈妈总是在校门外望着,直到看着自己走到校园里面才转身离开;还有的孩子发现,每天很早的时候学校的保安叔叔就在门口执勤了,还曾经对自己说“别跑,慢点走……”。这些平时从不关注的事情,在教学中像“宝藏”一样,被孩子挖掘出来,他们就像一下子发现了“新大陆”。老师接着提出深入思考的问题:从观察到的这些事情中,你们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呢?孩子在稍稍沉思之后,说出了自己的感受:“我知道有很多人爱我们。”“我们要对门口的保安叔叔有礼貌。”“我的书包要自己背。”……

在这节课的学习中,孩子熟悉了自己的上学路,了解了交通标志,注意到路上的安全,同时,他们从每天走的这条路上感受到了温暖和爱护。这些温暖和爱护,来自于家人,来自于老师,也来自于社会方方面面。一年级的孩子平时受到家人的关爱多,受到教师们的照顾多,这在很多孩子看来是理所应当的,他们很少能从这些习以为常的关爱和照顾中感受到世上的温暖。教材利用“上学路上”这一儿童生活场景,帮助一年级的孩子提升感受爱的能力。只有养成感受爱的能力,他们才有能力付出爱,逐步成为有爱心和责任心的人。本课教材的精妙之处就在于抓住了这一点,既充分加强与儿童生活实际的联系,又强化教材的育人功能。从这个意义上说,教材中“路上的温暖”这一话题的设置,是《上学路上》这一课的点睛之笔,也是教材编写者匠心独具之处。

借教材之力 创高效课堂

深圳市宝安实验学校 谢红卫

20多年的从教路,经历了多次新旧教材的更迭,每一次拿到新教材,我都会思考一个问题:每一篇课文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2015年11月下旬至2016年1月上旬,我有幸参加了教育部组织编写的七年级语文教材的试教工作。作为第一批使用新教材的教师,我真切地感受到新教材的特点:教学目标十分清晰,“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结构的创新设计,不仅继承了旧教材文化渗透的特点,还将语文工具性的知识和能力明确规划到每一课中,有层级序列较为清晰的梯度结构,使我们的一线教学有了一条大致可以把握的线索。

我试教的是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鸟》这篇课文。如果是按以往经验,我会采取“新课导入——让学生找出作者写了几种鸟的境遇——学生讨论作者对这些不同境遇鸟的态度——引出什么是真正的爱——用一首有关爱的歌来结束这节课”的设计思路,也许还会借助有关“百鸟图”的图片、杨丽萍的《雀之灵》视频等,努力营造有趣、热烈的氛围。但是,通过仔细研读新教材,我发现教材的单元目标和教学重点非常明朗。在人文性方面,有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悄然渗透;在工具性方面,明确提出着力训练默读的阅读方法和勾画重点语段、概括中心的阅读策略。由此,我结合新教材课前“预习”和文后“思考探究”“积累拓展”活动的提示与启发,把教学活动设计为“默读理脉络——批注品语言——讨论悟主题——画图说中心”几个环节,把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人文精神融入到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过程中。

责任编辑:采集侠
var jiathis_config = {data_track_clickback:'true'};

中国房产家居网

新闻由机器选取每5分钟自动更新

QQ:838869911 邮箱:8388699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