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条:拉宽价格区间,营造出我很便宜的假象,吸引更多潜在客户的关注甚至到店,从而提高转化数量,终极目标就是:赚钱。(注意这里,4S店往往并不致力于提高转化率,而是粗暴地通过各种活动扩大来店基数从而提高销量) 就拿今年上市的途安L举个例子: 我记得途安L上市当天,美女小编下班回家跟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觉得途安不错,还很便宜,要么咱买吧?” 我当时就气不打一处来:“15.58万那个是手动档,自动挡乞丐版一下子就调到16.98了。而且没天窗没巡航没气帘,你要电动座椅那得搞到21.98万……” 还没等我喷完,美女小编直接一句话打断: 去死吧 但难保没有大量消费者看到15.58万起的字样打在顶配车型的海报上之后,满怀激情地就冲进了大众4S。至于进店之后会发生什么,大家自行想象。(当然现在途安还是有接近2w的优惠的。) 厂商为了留住更多客户口袋里的钱,竭尽所能地铺开单一产品的配置和价格范围,这一点的确可以理解。况且汽车毕竟是一件高价的大型消费品,不同配置之 间的差价动辄以万为单位计算。论坛里常见的“咬咬牙”正是消费者试图跨越这些差价时的纠结与努力。当你既想通过乞丐版的低价吸引眼球,又担心高配没人买 时,各种乞丐2、中配、高配、次顶配就接踵而至了。 第二条理由就是降低生产成本。你想象一下,如果只推出乞丐版+选装的方案,光总装车间要多出多少工作量?随便举两个例子: 一、装车单将极其复杂。 总装工人判断一辆车的配置,基本就靠装车单。装车单上除了带有车型代码信息外,还会有许多配置代码。在如今常规的几种固定配置的情况下,整车厂便可 大大简化装车单上的配置代码,通过车型代码即可确定所有配置的选装情况。既节约了后库物流备料排序的人工和场地,更降低了对工人的培训要求——说白了,这 工人再笨,花一个礼拜记七八种代号总没问题了吧? 二、高度选装势必引入光栅取料,成本高。 何为光栅取料?如下图中的料盒,在总装车间非常常见。一旦出现大量选装零件,操作工需要正确识别待装配车型的配置型号,并挑选正确的零件。 可长时间从事重复体力劳动的操作工显然有一定的错装概率,因此光栅取料系统可以通过各种扫描或近场通讯芯片识别该工位车型配置信息,并在下面的料架里正确的料盒边缘亮灯,提示操作工。 同时,料盒开口都设有光栅,操作工的手在取料时会触发传感器,一旦取了错误的料,系统便报警甚至拉停流水线,直至手动解除报警。 所以如果一辆车存在大量的选装散件,而非选装包,那车间得投入多少防错设备?巨大的初期投资往往都很难通过企业内部审核,这一点很多人都懂的~ 有些配置真不该选装 看到这标题,熟悉我的朋友就知道,大锤要开喷了。没错,因为我总是很心痛的发现,一些自称配置很高用料厚道的厂商,却在被动安全配置上进行价格的差异化选装,这背后透露出来一种诡异的味道: 往好里说:花更多的钱,您将享受更极致的安全防护! 反过来:花不同钱的用户的生命,其价值在厂商眼里与他们花的钱成正比。 这是一种什么思维! 我真的不懂,为什么低配用户不能享受胎压监测,低配用户不会在行驶中爆胎还是怎地? 我真的不懂,为什么低配用户不能享受气帘、膝部气囊、后排侧气囊,低配用户的膝盖就不会中箭,他们的家人坐在后排就不会受伤? 往往,往往,这些不同等级的配置之间差价也就1-3万而已。说真的,都掏十几二十万出来买车了,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可谁也不至于真的咬咬牙憋不出那一两万块钱。同样买一款车,我不觉得乞丐版和顶配车主的经济实力与社会地位存在本质差异。 你的用户没多掏1万块钱,只能说明你贵1万块的那款配置无法打动他的心,不代表他的命就因此贱了1万块! 从胎压监测、各式气囊,到定速巡航、内外后视镜自动防炫目。这些配置目的不同,但却都与安全息息相关,这些配置,为什么不能标配? 当然,拿这个问题去问那些连一个后排220V三相电源都要作为高配特征的厂家,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有些配置,不同的用户出于不同的关注度、或者兴趣追求,他们的敏感度差异很大。比如打孔真皮座椅、比如缝线仪表台、比如12喇叭高保真音响、比如麂皮顶衬、比如20寸轮毂、比如碳陶刹车…… 一次性配备完全充足的安全与便利性配置不好吗?在这之后,为有更高个性需求的用户提供这些豪华甚至奢侈的选装,是不是也可以呢?到那个时候,车企体内流淌的血液,是不是更加道德一点? 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其实并不在于你资助了多少贫困学生,去戈壁滩种了多少棵树。平等地尊重每一位客户的基本需求,这次才是基础吧。 |